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交流与合作

在台北林语堂故居“若有所思”

2016年10月08日 07:42: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一人坐在阳台上独自乘凉,口衔烟斗,若吃烟,若不吃烟。看前山慢慢沉入夜色的朦胧里,下面天母灯光闪烁,清风徐来,若有所思,若无所思。不亦快哉!”

  许多记载台北阳明山林语堂故居的文字里,都引用了故居主人的这段话。

  1966年,林语堂偕夫人廖翠凤自美抵台,择台北郊外阳明山半山腰一隅筑寓所一栋,以中国四合院的架构模式,结合西班牙式的设计取向。从故居主人到故居客人,从过去到现在,走过回廊,进入已辟为人文餐厅的“有不为斋”,推开木门,从阳台望去,远处的北投观音山尽收眼底。

  那年,林语堂已过古稀。可以想象林语堂口咬烟斗闲适地靠在椅背上“若吃烟,若不吃烟”,并且,“若有所思,若无所思”的样子。

  10月5日午后,林语堂故居主任蔡佳芳就坐在阳台上,这位林语堂去世那年出生的娟秀女性对记者说:“作家不在山顶,也不在集市,而是在半山腰,他对社会的观察需要距离,也需要角度。”

  林语堂一生创作甚丰,《京华烟云》《吾国吾民》《生活的艺术》《风声鹤唳》《朱门》《苏东坡传》等影响甚广。有评论认为,林语堂是二十世纪将中国文化精髓向西方引介的最重要人物。

  蔡佳芳在林语堂故居已工作十多年,她说,“林语堂喜欢秋天,就是现在这个季节。”她认为林语堂是一个“外表很安静,内心很丰富”的人。她指着周遭故居的门和窗户说,这里的每个窗台都知道季节的变化,阳明山“微雨薄雾最美”。

  在阳明山寓所,林语堂耗时5年,完成了一部被他视为写作生涯的登峰之作《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

  更多的时候,林语堂在他的阳明山寓所是相当闲适的,他写《来台后二十四快事》,用闽南语写古诗。“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他刻意在中庭一角,种上翠竹、藤萝等植物,平时“浇花种菜,喂几只家禽”。

  林语堂也曾陷入人生低潮。大女儿的失去与曾经对信仰的怀疑,使自小生长在基督教家庭的林语堂内心充满了悲凉。又是日暮晚景,从自家阳台向西远眺,故土山长水远。1976年3月23日,这位文学大师在香港离世,享年81岁;4月1日,归葬阳明山故居后园。

  1985年后,林语堂故居辟为纪念图书馆,2002年易名为“林语堂故居”。用蔡佳芳的话说,故居内容的布置展示兼顾主人的文学气息与日常生活氛围。“林语堂也是平凡的人”,蔡说。

  除了前几年抢救性拍摄了一部20多分钟的纪录片,目前仍在整理扫描林语堂的几千封主要是英文的书信外,蔡佳芳希望对林语堂故居的使用“放低一些”,举办讲座和开展艺文活动。比如将于10月11日开幕的“生活小物展”,策划者把它与林语堂“生活的艺术”拉上关系了。

  令这位故居主任感到欣慰的是,来这里参观的人数都比较稳定,每个月都有1500人左右。“以前大陆游客大约占3成,最近有1、2成吧”。蔡佳芳曾经到林语堂的故乡漳州参加过两次学术活动。她说,漳州来的团队这几年都很多,几乎每个月都有。上个月就来了一个团。

  关于林语堂的学术研究,蔡表示以故居仅有的三个工作人员显然顾及不到。“单是几千封书信的整理、校对都要做好几年,真是旷日费时。”相较于大陆对林语堂作品的研究,蔡佳芳认为“大家做不同的事,长出不同的花,放在一起很好”。

  林语堂逝世十几年后,他的太太廖翠凤也在香港往生并安葬在那里。从1976年至今40年,林语堂与阳明山的“微雨薄雾”相伴,似乎也并不孤单。而他家的客厅,却再也没有往昔至亲好友的杯觥交错、谈笑风生。

  林语堂作品为大众生活平添几分乐趣、情趣、雅趣。他的精神遗产比文学作品要多。蔡佳芳感叹道,故居“是林语堂的故事,也是房子的故事”。

  来来去去,换成一批又一批天涯游客,就坐在“有不为斋”,或者推窗出去,在阳台喝很浓的咖啡。“清风徐来,若有所思,若无所思。不亦快哉!”(完)

[责任编辑:高斯斯]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