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又重阳。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赛纸鸢(风筝)等传统的庆祝方式,都为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重阳节打上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印迹。但在传统之外,港澳台地区庆祝重阳的方式也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香港:过法定节假日 扫墓祭祖
重阳节是香港的公众假期,港人对它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在港澳人的习俗中,清明为“春祭”,重阳为“秋祭”。重阳登高祭祖的传统风俗延绵至今,由于香港的主要墓园都在山上,扫墓的同时也实现了登高,颇切合时节。
在重阳节前几日,香港市民就陆续开始扫墓,特区政府也提前公布了墓地附近的交通安排,并提醒市民注意防火。这些扫墓人士大多以一个或数个家庭为单位,带上丰富的祭品和香烛来拜祭先人。许多香港人扫完墓、看望过先人之后,再举家带上吃喝,去野外郊游。所以清晨去墓地的各公路特别拥挤。
因此,重阳节前后,港澳地区的鲜花店、纸制祭品店生意兴隆,仅次于清明节。
澳门:烧猪、鲜花寄哀思
在澳门,重阳节同样也是法定假日。烧猪和鲜花是重阳节传统的祭拜物品,当天一大早,就有不少孝子购买烧乳猪祭祖,路上出现三三两两携带香烛、纸祭品的人赶往墓地。澳门新、旧西洋坟场,氹仔孝思墓园等多个墓地出现扫墓潮。
为配合重阳节市民登山、扫墓,澳门特区政府交通事务管理局还对相关地点实施了特别的交通管制,并开通了接驳市区与扫墓地点的公共交通专线,方便市民出行。特区政府还在各墓地预设了多个“化宝盆”,供居民燃烧祭品。各墓地虽然人潮不断,但秩序井然,大部分居民祭祀后清理杂物带走,保证了墓地的整洁。
利用重阳假期,阖家出行,亲子同乐是澳门当下流行的过节方式。在澳门的松山,可以看到手持风车登高的市民。古时为躲避灾祸的重阳登高,已被注入了放松心情、亲近大自然,做运动、练身体的全新意义。
台湾:赠金敬老
台湾地区过重阳节的风俗起源于大陆。据传,当时郑成功到台湾,也把大陆有关重阳登高、佩茱萸、食米糕、饮菊花酒、赏菊等民间习俗带到了台湾。从那时起,台湾的读书人也喜欢在重阳节举办诗会,登高饮酒,吟诗作乐。
经过几百年的演变,重阳节的传统风俗已经与当地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并衍生出新的庆祝方式。如今台湾和大陆一样,给重阳节赋予了怀乡思亲、尊老敬老新的涵义。台湾从1966年起定“重阳节”为“老人节”,以重阳节开始之后的一周为“敬老周”。并规定户籍登记人口的65岁以上为老人,领有老人证,可以免费坐公共汽车和享受医保等福利设施。从1999年始,台湾开始流行赠金百岁老人的习俗。除金锁片和敬老礼券外,台湾各县市几乎都在重阳节前夕开展拜访人瑞、送敬老金贺礼等贴心活动。
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古老的重阳节,今天已演变为一个多元化的节日。然而,不论庆祝的方式如何多样,重阳节的重要内涵始终离不开孝道与敬老,这是中国人顾本思源的美德,应该世代相传下去。(综合编辑)
[责任编辑: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