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交流与合作

两岸戏曲戏剧艺术家在戏剧双年展碰撞思想火花

2016年11月15日 14:37:41  来源:中国江苏网
字号:    

  中国江苏网11月15日讯 日前,“一束光·2016江苏原创小剧场戏剧双年展”活动之一——“两岸小剧场合作交流会”在扬州召开,台湾小剧场华文交流推广平台——台湾广艺基金会一行十二名专家、导演、制作人及扬州本土剧团主要负责人围绕小剧场合作展开讨论。在此之前,一场浓缩了评话、清曲、木偶等扬州地方艺术精粹的演出,让来自台湾的朋友们感慨扬州历史文化底蕴之深厚。

  扬州清曲《扬州月》、古筝独奏《春江花月夜》、木偶表演《书画双绝》、扬州评话《武松打虎》、扬州民歌《拔根芦柴花》……一个个极具地方特色的节目让来自台湾剧团的代表们看得津津有味。同时,在本次戏剧双年展上,已先后有三部来自台湾的戏剧上演。作为台湾剧团的首场演出剧目,由狂想剧场创作的《夜奔》在青麦坊连演三场,场场爆满。《夜奔》可谓是一部话剧融合京剧、经典融合创新的成功范例。

  戏曲与戏剧、古典与创新、传统与现代,这三对看似矛盾的词在古城扬州通过戏剧双年展这一当代艺术形式完美契合。“大家都知道扬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不乏名人佳作,但我们缺乏满足当代文化需求的艺术形式,而小剧场是当代艺术形式的代表之一,它容纳了各种戏剧形式,为观众提供沉浸式的体验。”扬州青麦文化传媒创始合伙人焦桐说。

  交流会上,台湾和扬州戏曲与戏剧界的艺术家们相互切磋、互通有无。“扬州历史文化资源丰富,随便拾取一点就能创作出精彩作品,我们非常期待与扬州合作。”莎士比亚妹妹剧团制作人陈汗青说,演绎传统首先要深入了解传统,未来会带领剧团再来扬州,对扬州的本土戏曲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在台湾广艺基金会执行长徐昭宇看来,长远合作并不是单纯地把两边的剧目搬来搬去,而是希望把台湾对传统的创新带到扬州,将扬州丰富的传统资源带回台湾,“相互融合创作一部属于台湾和扬州的戏剧,让两岸的观众能够看懂并喜欢”。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