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交流与合作

台湾“艺术+”于涌:让中华之美在丝路绽放

2017年06月19日 07:33:50  来源:新华社
字号:    

  新华社昆明6月17日电(记者李家瑞)绿雪斋艺术馆开在昆明已三年有余。透过玻璃门向内望,不大的门面并无稀奇之处。但从店内乘梯直上8楼,人们会发现另一个世界:数十件木石、木陶作品静静躺在暖色的射灯下;几缕茶香从展馆角落的隔间内飘溢出来;没有街道的喧嚣,古雅的乐声中偶然能捕捉到走廊深处叮叮当当的雕刻声。

  这个清净艺术世界的主人,就是台湾艺术家于涌和他的纳西族妻子习梅英。

  因恩师嘱托与丽江结缘,受知音力邀来昆明开馆,于涌已经在云南生活了19年。云南是他创作的灵感来源和原料宝库。而今,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他的作品和理念开始从云南向南亚东南亚传播。

  出生在台北的于涌从小就喜欢向自然“淘宝”。在他眼中,家乡的河沟、石头都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让人迷恋不已。

  长大后,于涌对“写写画画和雕刻”愈发喜爱,本想报考美工,却因为父亲的意愿和成绩的限制读了化工专业。三十岁那年,于涌经人推荐师从李霖灿和吴平两位先生,学习中国美术史、书画鉴赏等,也开始自学雕刻。

  于涌说,老师教给我的东西,最主要的是谦和恬淡的为人处世方式。受此影响,于涌留在作品上的记号只是一红色云纹,外加并不填色的落款,细小隐蔽,不易察觉,绝不破坏艺术的平衡。

  不仅如此,与李霖灿的师生情谊还让于涌和丽江结缘。

  1989年第一次来到云南,是帮李霖灿送信。于涌半开玩笑地讲,老师“丽江”“漓江”说不清楚,自己本以为是要去漓江,满心欢喜地应下来,才知道要去丽江。  这趟差事让于涌见识了“山好水好空气好”的丽江。此后他多次来往丽江,送信、送书、拍照带给老师,也结识了许多朋友。

  1998年,于涌决心到丽江发展。初到丽江,于涌就开了绿雪斋艺术茶馆,边经营边创作。之后他陆续在滇西北收集了一些民俗旧物,开设了丽江民俗旧器私立博物馆。

  由于种种原因,博物馆在2004年关门。此后他为生计开了绿雪斋8号餐馆,又为难以割舍的艺术开办了丽江雅集艺术创作工坊。

  2013年,于涌遇到了紫云青鸟文化创意博览园总裁周晓东,在后者的极力邀请下,他把自己的作品统统搬到了昆明南部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次年一月,绿雪斋艺术馆在这里开业。

  于涌没有手机,也很少接触网络,大部分事务都是妻子帮忙联络。在远离市中心的经开区,创作之余,“泡好茶,等着客人来聊天”就是他日常的状态。

  习梅英说,丈夫用装置艺术语言表达中华传统哲理,打造出了体现中华文化自信的当代艺术。于涌曾经认为“做好自己的东西就好”,但在妻子的帮助下,他手中创作出的中华之美正在丝路绽放光彩。

  谈起“一带一路”,于涌感慨道,自己就是“一带一路”的受益者。“东南亚国家离我们很近,文化上又相通,与东南亚文化界的沟通很愉快,‘一带一路’无疑为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契机,”他说。

  前不久,于涌被聘为昆明学院的客座教授,即将通过课堂向来自南亚东南亚的学生传授自己的雕刻技艺与艺术理念。

  通过相关国际合作项目,目前有8名在昆明学院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老挝学生正跟随于涌在昆明学院众创空间于涌工作室学习。

  “敬畏自然”是于涌作品的核心观念之一。无论是木石还是木陶作品,他总是先去发现自然的创作,拣拾起来,稍加修饰,达到人工与天工的和谐。

  于涌留着一头齐肩灰白长发,和蔼的谈吐掩盖不住偶尔迸发的幽默感。他说,自己不是艺术家,而是“艺术+”,希望自己的艺术永远都能再加强一点。

  就在最近两个月,于涌还在开拓创新,尝试在木陶的基础上加入金属。“有新的元素增加进去,作品才会有新的方向。一个做艺术的人如果被定格了,就很麻烦。”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