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交流与合作

特写:在台北聆听中国百年新诗

2017年09月18日 10:13:00  来源:新华社
字号:    

  新华社台北9月15日电(记者齐湘辉何自力)“就是那一只蟋蟀,在海峡这边唱歌,在海峡那边唱歌,在台北的一条巷子里唱歌,在四川的一个乡村里唱歌,在每个中国人脚迹所到之处,处处唱歌……”大陆著名诗人流沙河的诗歌《就是那一只蟋蟀》,15日晚在台北被深情朗诵。

  当晚,在台北举行的《聆响·行歌——两岸诗歌音乐朗诵会》上,来自大陆当代最出色的朗诵表演艺术家们,用他们独特的嗓音朗诵了20余篇在两岸流传甚广的诗歌作品,在音乐的伴奏下,让现场观众如醉如痴。

  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余光中的《车过枋寮》、周涛的《对衰老的回答》……这些百年新诗史上一首首印刻着绵长历史与厚重感情的诗歌作品,通过方明、于同云、徐涛等著名朗诵家的表演后让在场的每一个人感受了中华民族优秀诗歌的魅力。

  8岁的方方和妈妈一起参加了当晚的朗诵会。方方第一次听到诗歌可以这样朗诵,他觉得诗歌在音乐的伴奏下美极了,尤其是那首《就是那一只蟋蟀》,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能够听到观众由衷地说一声‘新诗真美’,中国经典诗歌和文学作品能够深深印刻到每一位聆听者的心中,我就觉得十分幸福。”《聆响·行歌》音乐朗诵会发起人徐涛说。

  徐涛在晚会上朗诵了《就是那一只蟋蟀》和《如歌的行板》等作品。他说,自从2013年创办《聆听·行歌》这一音乐朗诵会品牌后,他一直致力于推广、传播中华优秀经典诗歌及文学作品。这是第一次到台湾演出,能够得到当地观众的认可,他觉得非常高兴。

  台下,白发苍苍的台湾观众陈继善今年已80多岁,听完朗诵会,他十分感动地说:“表演真挚,情感充沛,配乐优美动人,诗歌与音乐交相辉映,的确是一场让人难忘的演出。”

  76岁的著名朗诵表演艺术家方明最后登场,一首《对衰老的回答》饱含着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收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方明在演出结束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年,他经常到台湾来,希望用诗歌朗诵的方式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本次活动由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中国诗歌学会、台北中华文化学术研究推广教育基金会联合主办。

  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中国华艺音像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石永奇对记者表示,艺术是友谊的桥梁,诗歌是交流的平台。两岸民间文化交流,是联结两岸民众骨肉亲情的心灵之桥,也是推进两岸文化交融的希望之桥。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