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书讯

魏坤琳出品 《聪明养育》新书首发式”北京开幕

2016年11月08日 09:33:39  来源:凤凰读书
字号:    

  2016年11月5日下午2点,“聪明养育2016年峰会暨 《聪明养育》新书首发式”在北京77文创园拉开帷幕。

  此次活动由爱贝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与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图书中心(北京长江新世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爱贝睿”品牌名称由英文iBrainBaby音译而得,意在对广大父母普及“聪明养育”的概念。这一品牌由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最强大脑》科学评审魏坤琳担任儿童实验室主任,向公众以公开课等形式推广正确的教育理念。

  值“爱贝睿学堂”这个亲子教育类的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一周年之际,由魏坤琳等著、爱贝睿学堂主编的养育手册——《聪明养育:像科学家一样养孩子》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此书汇集了 9 位科学育儿专家的育儿精华,从学习到游戏,给读者全面实用的育儿建议。因为这个平台,被网友们称为“中国最帅教授”的Dr.魏也获得新的称号“叨叨魏”。

  聪明养育2016年峰会上,“叨叨魏”邀请来自海峡两岸暨香港的四位专家朋友,其中四位都是此书的作者,台湾辅仁大学心理系副教授黄扬名、香港教育大学任教的王贞琳博士、南开大学心理学博士张斌、爱贝睿科学总监赵昱鲲分别从智力、情绪、语言、运动、创造力五大角度出发,分享理性温暖的育儿经验,全面探讨如何用聪明的方法养育聪明的孩子。

  “科学家共同体”教你“练就最强脑力,培育聪明孩子”

  爱贝睿有很多“家长教练”,魏坤琳更愿意称之为“科学家共同体”,他和爱贝睿联合创始人阳志平负责联结科学家们,他们学科背景不同,研究领域涵盖脑科学、认知科学、发展心理学、儿童教育等等。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为人父母。

  有人问及:“在爱贝睿学堂,很多专家、科学家对养育孩子有各自的一套理论体系,是否有争鸣、争议的现象存在?”

  Dr.魏回应道:“我觉得没有任何矛盾,大脑的能力有很多方面,专家是从不同方面出发的,解决不同的问题,不能指望解决情绪问题的理论和解决语言发育的理论是完全一样的,特别是在这么具体的育儿实践问题上。我们会创造机会让各位专家对谈,让他们的思想发生碰撞。”

  在《聪明养育:像科学家养孩子》这本书中,“科学家共同体”回归父母心,以科学为原则,用爱心和严谨的精神为孩子和家庭服务,着力为千万父母提供科学的方法,真正做到“练就最强脑力,培育聪明孩子”。

  《聪明养育》解释真正的聪明,纠正育儿谬误

  作为两个孩子的爸爸,Dr.魏在育儿方面,颠覆常规,运用脑科学,纠正市面上育儿资料中的谬误。

  Dr.魏讲道:“您平时看到的育儿资料里,有很多关于‘脑’传言都是错的,有两个关于‘全脑开发’的经典说法,是对脑科学的误读。比如‘你的大脑只开发了10%’——我们的脑细胞值,占大脑重量的10%,但不意味着你的大脑能力只开发了10%,因为大脑中其他的90%,包括支撑结构和细胞,也非常重要。再比如‘右脑开发’,说右脑比左脑容量大一万倍,还传言左脑是关于运算、逻辑思维的,学校教育都是开发左脑,所以我们要开发右脑——这也不对,的确我们的大脑有分工,但不代表我们的右脑需要刻意的开发。

  “我反感‘开发大脑’‘开发潜能’这样的说法,听起来就是商业营销。在我看来,‘儿童教育’是更好的词。”

  在《聪明养育:像科学家养孩子》中,科学家们带你走出养育误区,看完此书读者会发现:真正的聪明≠智商高,错过学习敏感期并不可怕,游戏可以重组人的记忆等等。

  Dr.魏所在的“科学家共同体”将“儿童教育”视作一项系统的工程,同时面向父母和孩子两端,父母端:育儿又育己,面向未来的家庭学院;孩子端:益智又益心,新一代儿童智能玩具包,输出理念的统一性只有一个:当前科学界能给出的最好的、最准确的知识。

  智商不等于智力,“情商”不值一提

  Dr.魏在书里刷新了普通人对智力、智商和情商三个概念的认知,并说“情商”不是被学术界广泛接受的概念,这是为何呢?

  Dr.魏说:“‘情商’在国内已经异化为了为人处事的能力或者技巧,特别是如何搞好人际关系的能力——这其实是对这个词的误读。对不起,我还是不会用国人误读的‘情商’这个词,我们不需要教儿童圆滑。”

  正如书中所言:“‘情商’不是一种稳定的能力,也不是好量化的指标。倒是情绪能力(比如控制自己的情绪)、心理理论(体会别人的心情)这样的具体的和情绪有关的能力,是被学术界接受的,是可以提高的。”可以看出来,情绪能力不是在中国被误读的“情商”。

  被问及是否准备今后专注于儿童领域的心理教育辅导时,Dr.魏回应道:“并不是‘心理教育辅导’,我觉得是科学知识的科普化和理论的实践化。我的知识技能包括很多,现在是儿童教育,因为我女儿年幼,让我有很强的输出知识的冲动。也许将来,我还会试试K12的教育和成年人的教育。”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