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书讯

寻找老舍:一个编辑的“回译”路

2016年11月29日 08:34:10  来源:北京晚报
字号:    

  话剧海报

  张玉瑶

  《四世同堂》为什么没有连载完?

  老舍在美国写就的《饥荒》,写作时到底是怎样的状况?为何已经全部写完,却没有完整发表?

  1982年,马小弥根据《四世同堂》的英文版回译出了缺失的13段后,老舍夫人胡絜青女士和儿子舒乙曾写了一篇文章《记〈四世同堂〉结尾的丢失和英文缩写本的复译》,里面详述了一些细节,也推测了一些原因。据家人回忆,《饥荒》的手稿并非写在稿纸上,而是写在“大十六开的厚厚的美国笔记本”中,本数很多,摞起来足有十几厘米高,《小说》杂志的连载就是根据这份手稿印刷的。

  1948年,老舍与出生于中国山东的美国人浦爱德合译《四世同堂》。据后来搜集到的浦爱德写给费正清夫人费慰梅的信件,两人合作的过程有些奇特:浦爱德会听、说汉语却看不懂,老舍便一边把手稿念给她听,一边由她在打字机上用英文打出来。不过,老舍并非逐字逐句念的,有时省略几句,有时甚至省略相当大的段。信中还透露说,老舍曾因自己翻译“太慢”而苦恼,“他想回家,回中国去,他为此而焦急”。其他史料也显示,老舍曾怀疑过浦爱德的翻译水平,后来把译稿拿给赛珍珠看,赛珍珠大加赞赏,才定了下来。

  浦爱德写到,译稿交给哈考特和布雷斯出版社(Harcourt Brece)后,“编辑们做了某些删节,他们完整地删掉了一个角色,而他是我所特别喜欢的。他们认为有必要减少一些字数,以便压缩一下书的块头。对结尾没有做变动”。这个被完整删去的角色,应当是书中的常二爷。也就是说,于1951年出版的哈考特版《黄色风暴》,和老舍本人删定的浦爱德节译本是有差别的。但尽管如此,它提供了偏差不多的走向,为后来马小弥回译后13段、补全整部《四世同堂》做出了很大贡献,让中国读者得以大致了解后续的情节和人物结局。

  那么,《饥荒》为何会被“腰斩”呢?是受到了干涉,还是老舍自己的决定?这个谜团大概很难解开了。不过,胡絜青、舒乙以老舍曾于差不多同期删改《骆驼祥子》的事实为对比,认为“在思想上可能找到一些共同之处”,做了一些猜想。根据《老舍选集》1951年开明书店版的自序,删改《骆驼祥子》归纳起来有两点原因,一是太悲,没有光明的出路,二是没有正面写革命者。这在《四世同堂》中,也稍可觅得一些端倪。

  写于1930年代的《骆驼祥子》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但《四世同堂》的结尾,乃是宁折不弯的好人们迎来了抗战胜利,而坏蛋们纷纷遭到横祸或应有的制裁(这一点还被夏志清在其《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诟病为“狭隘的爱国主义”、“幼稚的爱国心”),和前者中弥漫的无边黑暗与绝望感迥然相异。然而,老舍并未将其简单处理为胜利的欢欣鼓舞,而是依然沉浸在一种悲哀的低气压中:获知胜利当日,祁家曾孙女小妞子饿死了,她的母亲、祁家长孙媳妇韵梅哭泣不已,活着的人,皆是骨瘦如柴,衣着褴褛。这副模样和国家意识形态中设定的“胜利者”似乎并不相称;而小孙子祁瑞全和诗人钱默吟是从事地下抗日活动的爱国者,但又不是共产党,这个身份处于夹缝中,未能更清晰明确地指向新的政权。

  小说的结局早就写好了,但1949年共和国的成立,大概让真心热情接受改造的老舍“犯了难”。胡、舒的推测有一定道理。1951年,老舍在致《四世同堂》日译者铃木择郎和桑岛信一的信中说:“需要对《四世同堂》全部加以修改,因此第三部不宜发表。何时能着手修改还不知道。现在工作繁忙,无闲暇顾及。这实在对不起各位,但也无奈。”“不宜发表”的个中细节已无法追索,但老舍如此谨慎地砍掉“尾巴”,定有一番政治上的考虑。

[责任编辑:杨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