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书讯

《像疯子一样思考,像天才一样行动》

2017年01月04日 08:39:29  来源:中国青年网
字号:    

  书名:《像疯子一样思考,像天才一样行动》

  作者:[英]安迪·麦克纳布[英]凯文·达顿

  译者:叶塑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1月

  定价:39.80

  书号:978-7-229-11460-2

  拖延症?可能是因为太过追求完美

  拖延症和完美主义的毛病常常同时存在。由于深知达到自己残酷的高标准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拖延者们往往在开始之前就已经放弃了——还记得“习得性无助”吗?——所以他们更倾向于一开始就不去尝试。

  事实上,研究表明,拖延症患者经常给自己设置障碍。他们不愿意承担挑战失败的风险。他们深植内心的不自信,加上沃尔特·米蒂式的对于无敌英雄的幻想,都使他们无法通过合理方式获得成功。

  对于拖延者来说,最糟糕的莫过于被别人认为没有能力。他们宁愿被看成缺乏机遇。

  即使完美主义拖延者最终开始做事了,他们仍然会尽力把事情搞得更加困难。他们把大多数时间花在打造“完美”上,从而忽略了其他更重要的方面。一个恶性循环因此开始。

  请你问问自己!

  如果你可以花20分钟把事情做到70%的完美度(也就是每分钟得到3.5%的回报率),你是否愿意再花40分钟(每分钟0.75%的回报率)将事情做到100%完美呢?

  除非这件事关乎生死,否则大多数人都会给出否定的回答。事实上,如果你把问题拿来这样分析,连完美主义拖延者都会回答“不愿意”。

  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思考是一回事,感觉又是另一回事了。当完美主义拖延者从事某项工作时,他们大脑中的情感部门——杏仁核——会使他们不停埋头苦干,直到确信无法再有任何改进的空间为止。

  听起来耳熟吗?

  如果你也存在这个问题,请不妨这样做:

  放宽你那教条主义者的非黑即白的严苛标准,用不同的灰度标准来衡量,适度地思考问题。

  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一个学生,在对待学业问题时是个完美主义者。那么你很可能每天(如果不是每小时的话)在脑中进行着以下的内心独白:

  “如果我的作业不能脱颖而出,那么我就是个无用的人。”

  这是一种思想恐吓。你被其任意摆布,去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情。

  该怎么办呢?

  其实对付任何恐吓者的方法都一样。

  你得勇敢面对他们!

  想要克服完美主义,你得首先承认,无论你大脑中的标准是否非黑即白,那些存在于你大脑之外的生活中的标准,大部分并非如此。

  它们存在于一个不同灰度色谱的范围中。

  所以,别一个晚上学习五小时了,你也许可以把时间缩减为两小时,然后让自己做些放松和休闲的事。

  也就是说,无论你属于哪一种完美主义者,你需要:

  1. 找出那些思想威吓——“我的作业都必须得到优异的成绩”。

  2. 进行适当的自我对话——“我知道如果我勇敢面对恐吓,工作两小时就休息,也许会在短期内让我产生焦虑,但是长远来看,我会比现在感觉好得多。”

  3. 采取适当的行动——学习两个小时后停工,邀请朋友吃晚餐,举杯庆祝没有一晚上五小时都在学习。

  4. 重复这样的行为——勇敢面对你重获自由的焦虑心情,避免回到“一晚五小时”的旧习惯。

  直到你能够:付诸实践却不臻完美。

  不过这还不够。

  你还可以……问问自己:最糟糕的结果会是什么?

  你看,很多时候我们的恐惧感来得毫无缘由。之前说过,我们特别擅长把事情想象得比实际糟糕得多。你猜怎样?我们同样擅长把失败想象得比实际严重得多。

[责任编辑:杨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