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然回首,灯火阑珊。时隔12年,当我们再度以上海文学艺术奖的名义检阅上海在文学艺术领域所取得的成果,让人惊叹不已。
12月17日晚,走上颁奖台的老艺术家们将获得热烈的掌声和荣誉,这一切可以说当之无愧。老艺术家们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有很好的艺术精神,他们在创作中讲究精益求精的态度值得我们认真学习。表彰他们,对文学艺术创作,对城市文化,对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尊重这些老艺术家,学习继承优秀的文学艺术创作精神,是对文化的尊重,是建设一个良好文化生态的必要基础。
开明开放海纳百川,丰厚土壤催生大师不断涌现
从1991年至今,经历了六届文学艺术奖的评选,是上海独特的文化环境和丰厚的文化土壤,让大师在这片土地上不断涌现。文化生态与人才的关系,或许是上海文学艺术奖带来的最大启示。
本届文学艺术奖评委会副主任之一、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龚和德以尚长荣和陈少云为例,认为此次上海京剧院有两位表演艺术家分获终身成就奖和杰出贡献奖,得益于上海开明开放、海纳百川的文化环境。“上海是近代中国文化的摇篮,现在仍然是活跃的文艺高地。就戏曲而言,一方面很好地传承传统艺术,同时用新的意蕴丰富今日观众的文化体验。尚长荣的《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世》、《廉吏于成龙》,陈少云的《狸猫换太子》、《成败萧何》,都是在上海完成的。而他们两位都是从外地引进到上海的,到了上海,有那么好的文化环境,才能大有作为。”
上海作协副主席、作家孙颙连续六届参与上海文学艺术奖评审,此次也是评委会副主任之一。他对文汇报记者说,作为上海文艺领域综合性最高奖项,上海文学艺术奖凸显的是上海一以贯之的文化眼光和艺术选择,让人看到多种风格流派在上海交流碰撞后产生的高峰。“从历届评奖来看,我所熟悉的文学界,小说从巴金到施蛰存到王安忆,文艺理论从王元化到蒋孔阳再到徐中玉、钱谷融,绝对是百花纷呈,各领风骚;音乐、美术、戏剧、电影等方面也大体如此。上海的底蕴造就别处所没有的宽度和高度。”
扩大高原造就高峰,助推未来城市文化持续发展
德艺双馨,是贯穿整个评选过程的标准。这也为文艺工作者树立了时代标杆。评委会副主任之一、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说,此次评选出的终身成就奖得主都是文学艺术领域的高峰式人物,“他们令我们尊重敬仰的不仅仅是他们的成就,还有包含在成就中的信念、风范,他们对于艺术一以贯之的追求。授予他们终身成就奖,这本身对后来人就是一个感召和激励。”孙颙则提出,上海文学艺术奖关注高雅,提倡高雅,这正是其严肃性的体现。“通俗的作品交给市场评判,力度足够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本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的恢复,对上海文化建设的意义就相当清楚了。它对文艺创作提出了具体鲜明的标准,给后辈激励和滋养,促使一代代文学艺术家们接力前行。”
扩大文艺高原,造就更多高峰,从而更好地繁荣文艺创作,是本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的重要宗旨。与以往几届不同,本届上海文学艺术奖首次推出“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挑选各个艺术门类具有出色才能和较大潜力的青年文艺家,为其度身定制发展计划,从而不断放大上海文艺家的集群效应,夯实上海文艺发展的基础,建立名家大师勇攀高峰、青年人才不断涌现的文艺人才长效机制。李敬泽用“非常及时”来评论此项举措,认为这体现了有关方面对于推动青年人才的成长,为青年人才的成长提供适宜气候和条件做出的努力。在他看来,当下,一个面向世界的文化姿态,或者面向世界的文化眼光,在我们的文学和艺术中越来越重要。
本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的评选过程,是上海文学艺术实力的一次集体亮相。很多评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候选阵容实在强大,让每一轮投票都成为一次纠结痛苦的回忆。评委之一、市文联党组书记宋妍说,“上海应该为此感到骄傲。如此丰厚的人才资源,是上海深厚的文化积淀,也是上海宝贵的财富。”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