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大师20年制作16只宫廷鸟笼 一只卖出豪车价(图)

2016年03月22日 08:45: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原标题:工艺大师20年制出16只宫廷鸟笼 其中一只拍出120万 第3页 :他是复原宫廷鸟笼第一人

老红木画眉笼。张旭 摄


  他是复原宫廷鸟笼第一人

  想要有所为,必须具有“工匠精神”。王玉生表示,自己工作时从不敢懈怠,每天工作时间都达到十个小时。为了传承自己的工匠精神,王玉生先后收了数名徒弟。对于自己的徒弟,王玉生对他们的只有一个要求:必须耐得住寂寞。

  作为非遗文化,王玉生的鸟笼制作不以换取金钱为目的。因此,年轻人从事这个行业,要承受一定的经济压力,必须有奉献精神。而对于王玉生而言,家人的支持是他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的重要成因。王玉生的老伴向记者“吐槽”称:“因为老王喜爱鸟笼制作,家里原来上好的红木家具,也被他锯了,拿去当做鸟笼的材料。我的一个金镯子,也被他当雀笼材料打掉了……”

  因为执着,王玉生复兴了扬州宫廷鸟笼制作技术,还让外地游客来到扬州以后,看到了200多年前的宫廷鸟笼,他的作品,也成为宣传扬州的一张实物非遗文化名片。

  象牙雀笼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在王玉生看来,匠人不能浑身匠气,还需要具备匠心。王玉生告诉记者,自己所搜集的宫廷鸟笼图纸,不少都是残缺不全的。在这种情况下,王玉生在复原的同时还需要创新,才能使原来的鸟笼图纸更具有生命力。而让王玉山欣慰的是,他的象牙雀笼作品既是收藏界的珍品,还在2008年杭州西泠秋季拍卖会上,被国家博物馆收购珍藏,他也成为国内第一个拥有这一殊荣的雀笼工艺师。

  为了能够复原那些残缺不全的图纸,王玉生需要在其它图纸上先“定形”,再在空白处运用自己的构思重新创作。此外,王玉生制作鸟笼所用的材料也好中选优、精致异常,其中有象牙、血珀等高档材料,“这些材料都是早年囤下来的,经过了长时间的积淀,现在市面上很难买到。”

  王玉生介绍,鸟笼虽小,但它的发展既见证了中国一段时期的生活诉求、人文环境、历史进程,也能从中看到中国文人的精神寄托。 采访中王玉生拿出一只画眉鸟笼告诉记者,这个鸟笼的内饰可谓极其华丽,鸟儿洗澡的地方是按照比例缩小版的战国时期的马槽,另外还有3000年前的玉琮缩小版……一个小小的鸟笼,细节之处,也可谓浓缩了中华千年历史。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