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沙群岛发现的古铜钱。其中上自新(王莽)大泉五十(下左,实物直径约27毫米)、东汉的五铢,下迄明代的“永乐通宝”。
5月的潭门再度成为考古热点。潭门港出土“两院禁示”碑,初步推判系我国(不晚于清代)的海关边防关卡所在地之一,禁示碑的出土,再度印证海南岛是历史上我国通过南海开展海上贸易关系极为重要的中转站、停靠站和补给点,这也是国家南海博物馆建设过程中的又一次重大发掘。
“我相信还会有更多遗址文物告诉我们那些曾经发生过的南海故事。”近日,老博物馆人陈江带着兴奋的表情,一如数十年来他对南海文物研究的挚诚与痴迷。
历史为证,一次次的遗址和珍稀文物也告诉这个时代: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在烟波浩渺的南海之上,有二百八十座以上的岛屿,潭门渔民世代在此耕海牧渔,对南海诸岛进行开发和经营。而我国历代政府,也最早对这些岛屿礁滩实行管辖和行使主权。
史料证实,我国渔民最早穿越南海诸岛。
当灿烂的文明之光开始照耀在黄河流域,当人们对南海和南海诸岛还视为“天末遐荒”之时,我国南海沿岸的渔民很早就乘风破浪,活跃在南海之上,他们在大海中捕捞,在小岛上栖息,在这里守护着祖祖辈辈用生命换来的蓝色国土。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