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沈阳努尔哈赤行宫发掘初露端倪 规模庞大

2016年05月24日 08:33: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原标题:努尔哈赤沈阳行宫遗址发掘初露端倪 第1页 :行宫遗址发掘初露端倪


  2016年5月22日,辽宁省沈阳市,清太祖努尔哈赤沈阳行宫(汗王宫)、豫亲王府遗址广场发掘建设初露端倪。

  据史书记载,1625年3月努尔哈赤迁都沈阳,1626年8月病逝。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罕王宫一直是努尔哈赤的居所。努尔哈赤去世后,“罕王宫”改称“福晋衙门”。1644年,清兵入关后,沈阳成为“陪都”,“罕王宫”逐渐废弃,最终荒废坍塌。“罕王宫”为世人了解,始于上世纪80年代,沈阳故宫博物院一位精通满文的专家,在北京发现了《盛京城阙图》,才找到有关“罕王宫”的确切信息。

  2012年5月26日,从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传来信息:考古人员在对老城区内北中街动迁地块考古调查时,发现了努尔哈赤“汗王宫”的遗址,并且得到了清史专家的初步认定。于是,寻找“汗王宫”的话题,一时间在沈城迅速增温,在沈阳北中街动迁时发现的努尔哈赤汗王宫遗址,已确定原址保留,并跻身201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名单。

  “汗王宫”与“九门”密切相关

  1625年农历三月,在辽阳新建的东京城呆得好好的,不知触动了哪根神经,努尔哈赤突然宣布:迁都沈阳。当年沈阳没有宫殿,“努尔哈赤究竟住哪呢?”一直是个困扰学术界的大问题。专家学者们只知道努尔哈赤没在沈阳故宫住过,但究竟住哪,没人知道。直到上世纪80年代,沈阳故宫博物院一位精通满文的专家,在北京发现了《盛京城阙图》,这才揭开了努尔哈赤居所“汗王宫”的秘密。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