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学在制作油纸伞。 纸伞之家提供 摄
中新网杭州8月10日电(记者 赵晔娇 实习生 陈笑乐)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有一对祖孙,做着传统的余杭油纸伞,延续着一段纸伞情缘。
余杭油纸伞曾是杭州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必备雨具,至今已有230余年历史。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董文远九房开设了杭州最早的油纸伞店,当时有渔船伞、文明伞、大红伞等多个品种。
时过境迁,余杭油纸伞在传承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传统工艺都会遇到的共性问题——无人继承,直到刘有泉的出现。
刘有泉是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西坞村人,是当地余杭油纸伞传承人。2006年,油纸伞制作在他的发起和推动下,重新进入了社会的视野,“在这之前几乎已经没有人做了,但我觉得就这样失传了很可惜,就想要继续做下去。”刘有泉有着一个手艺人对传统技艺的崇敬与继承的使命感。
每次说起做油纸伞,刘有泉都有一种失而复得的欣慰。他做油纸伞一直坚持按照传统做法,需要历经70多道工序。首先需要将优质的毛竹锯成大小合规的竹筒,用定制的刮刀“刮青”,直至滑溜光净,再劈开做成伞骨。一根竹筒要被劈成36根左右的伞骨,再在伞骨上锯槽、打眼、穿伞和穿线等。传统余杭油纸伞的伞面为桃花纸,浸入柿子漆,一张张黏贴在伞骨上,而刚黏好的纸伞不能直接在太阳底下晒,要在室内吊起来阴干,等伞干透了,就将桐油和清油一层层均匀地刷在上面。
使用传统工艺制作的过程很复杂,老艺人们讲究慢工出细活,一把户外伞需要两周左右才能制作完成。
刘有泉难舍油纸伞情怀,重拾手艺做起油纸伞,让这被遗忘的艺术重新焕发了生机。他多年与油纸伞为伴,他的孙子刘伟学耳濡目染,从初中开始,刘伟学就看着毛竹在爷爷手中变成了一柄柄伞骨,看着普通的纸张变成了一张张花样繁多的伞面,觉得新奇又有趣,便开始跟在爷爷身边,给爷爷打下手。久而久之,刘伟学心中的纸伞情结生根发芽,他认为自己也有义务承担起传承油纸伞工艺的重任。
余杭油纸伞。 纸伞之家提供 摄
对于孙子的传承,刘有泉心中充满了矛盾,他希望有人继承这门手艺,却也希望孙子有份稳定的工作,这是长辈的心愿。
最终,刘伟学的坚定打动了爷爷,他辞掉工作,和几位同学合伙,专心学习传统油纸伞技艺,并融入了适合现代的元素,成立了“纸伞之家”设计工作室。看着一切井井有条,刘有泉一直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
然而,这门手艺的传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一开始的信心满满,刘伟学渐渐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做了10把伞,有5—7把是报废的,有的撑不开,有的就算撑开了伞骨也会断,有的能撑开但是难收回,有的能收起来但是比较笨重不方便携带。面对着一把把失败品,刘伟学心情复杂。
困难并没有使他放弃,在爷爷刘有泉的指导下,刘伟学一次次改良图纸、一次次将竹子搭成不同比例的支架。渐渐地,刘伟学的油纸伞制作渐入佳境,还吸引了一些专门从事传统手工艺及其衍生方向的专业设计师前来参观交流,在切磋中,油纸伞的制作工艺更加现代化、专业化,甚至一举冲出国门。
今年年初,巴黎举办的Maison Objet家居装饰博览会,设计师打算带着刘伟学工作室制作的纸伞前去参加。放在眼前的是一把直径为三米的大伞,原型是刘有泉按照传统方法制作的,但是伞材质很普通,颜色、花样都偏陈旧,并且非常庞大,需要2-3个人合力才能撑开。
“为了更加迎合现代人的审美,也方便带出国门,我对伞骨的结构以及伞面的颜色进行了改良,更轻便牢固,一个人就可以撑开。整个过程耗时半年。”当得知油纸伞在巴黎Maison Objet家居装饰博览会上获得了如潮的好评,各国参观者纷纷与伞合影留念时,刘伟学激动地说,我们把传统手艺带出了国门,感觉所有的辛苦都得到了回报,
如今,刘伟学的油纸伞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油纸伞吸引了不少媒体杂志的目光,纷纷前来采访。刘伟学还建立了专门的中英双语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他告诉记者:“现在有很多人知道了我们的‘纸伞之家’,很多人都会来订我们的油纸伞。特别是还有来杭州旅游的外国人,会特地上门订一把伞作为纪念,他们觉得这个工艺品既有中国特色又很好看。”
如今,随着G20杭州峰会即将召开,刘伟学觉得新一次的机遇又来了,他力图在传统惯例与现代审美之间找到平衡,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创新,从而将余杭油纸伞推荐给更多的海内外朋友。(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