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资讯

当代慈孝文化遇推广困境 专家建言“春风化雨”破难题

2017年09月08日 13:46:44  来源:中新网
字号:    

  中新网杭州9月6日电(胡哲斐)慈孝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也成为沟通各宗教友好交流的桥梁。然而,随着现代社会中个人主义的凸显,传统家庭观念的瓦解,推进慈孝文化的普及,面临着现实困境和难题。

  6日,中华慈孝文化节暨浙江省宗教界开展“传承慈孝·五教同行”活动启动仪式在浙江杭州举行。在本次活动的对话沙龙环节,多名专家学者以及宗教界人士对慈孝文化在五教中的存在地位,以及如何推动慈孝文化的普及发展进行了讨论。不少专家表示,应当让每个社会成员受到慈孝文化的熏陶,真正理解这一文化理念。

  灵隐寺云林书院慧澄法师表达了他对慈孝的理解。“五大宗教对慈孝的理念不甚相同,但核心是一样的。”慧澄法师说,慈孝的核心就是爱,一定要发自内心地来表达对长辈和周围人的爱。无论是否有血缘关系,人们都应该建立慈爱。这也是佛教中讲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郭招金则阐释了在当代弘扬慈孝文化的意义。“每个人走出去的路有千条万条,而往回的路只有一条,就是家庭。”郭招金表示,当代中国的文化观念、家庭意识越来越淡薄,更应该大力弘扬慈孝文化。

  在世界宗教研究所当代宗教研究室主任、《宗教人类学》主编陈进国看来,慈孝文化的弘扬涉及到中华文化如何走出去的问题。目前一些宗教团体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向国外传播中华文化,但举步维艰。这其中应当反思的是,中华文化应该如何借助现代的语言和共通的情感,吸引大家对人类共同价值的尊重与认同。

  他认为,这种转化不是靠简单讲几个中华经典故事和几句经典诗词就能完成,而应该回到当下不同种群交流的社会实践中,才能真正把慈孝文化推广开来。

  “推广慈孝文化首先应当让每个人的内心真正理解这一文化。连自己都不了解自己的时候,更无法让西方人了解我们。”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国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王守常则持这一观点。

  王守常表示,让每个人发自内心理解慈孝文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此外,当代社会应当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比如古代二十四孝里倡导的有些做法不合时宜,我们应该对其进行调整,接受新的价值判断,让文化源远流长,永葆生命力。”

  郭招金从传播的角度对如何弘扬慈孝文化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请专家学者对慈孝文化不断进行阐释,将慈孝文化的理念传递给每个社会成员;二是树立新时代的典型,比如举办类似慈孝人物评选的活动进行推广;三是通过当下流行的新媒体来传播慈孝故事。

  “整个社会要加强对慈文化的新的解释和实践,更加强调子女对孝的理解和继承。在谈孝时,不应该以道德绑架,而是要建立一套老有所养的社会保障体系,在这套行之有效的体系内谈孝,这样孝文化才会更富有生命力。”陈进国如是建言。

  据悉,此次活动由杭州灵隐寺、中国新闻社、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及杭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主办,由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杭州灵隐寺承办,并得到浙江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浙江中华文化学院、浙江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会、旺旺中时媒体集团、香港商报浙江办事处的大力支持。(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