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胡同街边的理发匠,娴熟地为老人围上长袍;垂钓者向波光粼粼的后海水面抛下闪闪的鱼钩……周末的后海北沿忙碌而有序,骑着共享单车的年轻人穿梭在柳条间,寻觅附近的好去处。当经过宋庆龄故居时,许多人都会停下步履,用崇敬与好奇的目光向里面望去。
北京的名人故居多,但往往游客鲜少,流于沉寂。而宋庆龄故居内却是游客络绎不绝,去年参观量突破了20万人次。这一方空间自1982年起正式对外开放,35年间,实现了向“活态博物馆”的成功转身。
“小先生”展大身手
每逢周末,或是寒暑假,踏进宋庆龄故居的人们都会邂逅一景:在嶙峋山石与亭台楼榭间,不时闪过一个个身披红色绶带的小小身影。这些年龄在8岁至14岁之间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时代小先生”。
上世纪30年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首次提出“小先生制”。抗战时期,他创办学校,选拔有特殊才能的难童,培养“追求真理的小学生,即知即传的小先生”。上世纪40年代,宋庆龄通过中国福利基金会亲自组织“小先生”运动,数十年如一日关怀少年儿童的成长。自2010年初开始,宋庆龄故居以北京部分学校作为试点,开展“时代小先生”计划,选拔和推荐优秀学生参与到公益培训、志愿服务等活动中来。
“这个小客厅是宋庆龄奶奶会见国家领导人和友人的地方,东南角柜上的绢花花篮是邓颖超奶奶送的,宋奶奶曾指示秘书永远把花放在那里……”游客循着“小先生”的指向望去,屋子里的每一个摆件似乎都有了新的生命力。在庄重肃穆的宋庆龄故居内,活泼可爱的“小先生”们搭起了游客与历史交流的桥梁,更点亮了故居内的参观气氛。而在他们稚嫩的讲解中,参观者触摸到嶙峋山石与楼台亭榭背后不凡的历史轨迹。
对于略微羞涩、不敢上前的“小先生”,宋庆龄故居社会教育部讲解员沈斌总是帮忙招呼游客,温柔鼓励“小先生”勇敢表现。七年来,她一直从事“时代小先生”的管理培训。“这个是曹悦歆,那时才五六年级,一开始非常内向,后来给游客们讲解时落落大方……”打开“小先生”们的工作存照,沈斌对一个个“毕业”的“小先生”都留有深刻印象。而时隔数年,有一位妈妈曾告诉沈斌,已在国外读高中的女儿对“小先生”岁月一直念念不忘。
如今,北京“时代小先生”示范校已拓展到30所。宋庆龄故居社会教育部主任李雪英透露,今年开始,“时代小先生”示范基地向海外拓展,新西兰路易·艾黎中文学校已成为宋庆龄基金会首个时代小先生海外示范校。
品牌活动激起参观潮
宋庆龄故居原是末代皇帝溥仪之父醇亲王载沣的王府花园。早在康熙年间初建明珠府第,乾隆年间易为和珅别院,后又先后改为成王府和醇亲王府。上世纪60年代初,这里改建为宋庆龄在北京的住所。此后,宋庆龄在此生活、工作了18年,直至1981年5月29日逝世。
依托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宋庆龄故居开展了一系列不局限于“宋庆龄故居”定位的展览和活动。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走在宋庆龄故居南楼旁,不少游人驻足观看“海棠花开忆纳兰——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名篇展”。300多年前,清代著名词人、明珠之子纳兰性德也在这里生活,留下许多动人诗作。迄今为止,宋庆龄故居海棠文化节已举办八届。每逢四月初海棠飘香时节,这里都会推出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活动,纳兰诗词展更是成为了固定节目。另据了解,9月23日至25日,北京国际花植设计节也将在宋庆龄故居举行。
“我们的展览活动有多条线索:宋庆龄与国际友人的交往,重大历史事件节点,宋庆龄与‘小先生’,还有宋庆龄故居历史传承等。”李雪英说,现在的宋庆龄故居展陈面积比2009年扩大了1.6倍。今年下半年,故居还将举办宋庆龄生前好友路易·艾黎120周年诞辰展览。
每个时节都有别具匠心的主题活动,也赋予了宋庆龄故居不同的面貌。三月,寻找身边雷锋式好少年;四月,清明节经典诵读将人们带回传统书香;六月,孩子们在宋奶奶生活的地方过六一,评选出“十佳时代小先生”“十佳教师”……这些品牌活动带动了宋庆龄故居的参观潮。
东广场的葡萄架旁,一座为“初见园”的建筑已经基本建成,其取名于纳兰名句“人生只若初见”。青翠葡萄藤伴着紫丁花香,初见园将成为“纳兰迷”品茶读书的好去处。
宋庆龄故居,不再只是宋庆龄生前居住的地方,而正在成为具有多重意义的城市文化地标。
“网络直播 ”促互动
一说到“故居”,很多人脑海里可能会下意识地蹦出“老旧”“传统”之类的字眼。不过,宋庆龄故居却非如此。
“解说老师很给力”“这棵树是300年前纳兰性德亲手栽的?”“主播这是在啥地方,热么?”……
这场名为“暴走什刹海 走近宋庆龄”的特殊直播发生在今年6月,宋庆龄故居与一档网络直播节目合作,带领网友直播逛故居。从庭院花园,到宋庆龄生平展、原状陈列展,超过15万网友同步参观了宋庆龄故居,并在评论区与主播热情互动。在“网络直播 ”的时代,宋庆龄故居紧跟时代浪潮,用最直观生动的形式让更多观众走进其中。
借由网络的力量,宋庆龄故居突破了地理位置的限制,吸引了大量游客与潜在游客。
为了加强与游客的交流,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并由专职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维护。公众号除了为参观者提供展览活动信息和相关服务,还会分享孙中山、宋庆龄有关的研究成果和动态,以及宋庆龄基金会举办的相关活动。
在故居主楼咨询台、生平展咨询台,都摆放着留言簿和笔,上面写着“敬请留言”,不少游客都会在上面吐露心声。这些留言,经工作人员精心挑选后,都会整理发布在故居微信公众号上,引来诸多网友的转发和点赞。
通过线上线下的联动与共鸣,宋庆龄故居与游客形成了紧密互动关系,也令自身拥有了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开放35年来,这里的游客接待量逐年上升,去年参观量达到20万人次,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又有所增长。
故居里,那棵清代醇亲王府原栽海棠,花香已绵延数百年,未来,会流传更久远。
一方名人故居,一处公共文化空间
以名人故居为代表的城市人文建筑,它们的价值不仅仅是“摅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给“逝者如斯”之叹略作一些补偿,更是一隅供人们精神追忆的历史空间,是一个城市独特的文化血脉和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
在北京建筑大学教授秦红岭看来,宋庆龄故居注重通过一些特色活动,如“时代小先生”、海棠文化节,以及特色展览等方式,扩大社会影响力,使其成为富有活力的公共文化空间,“这是当前国内外名人故居保护的一个共同趋势,即唯有拓展故居的功能,让故居变成一种类似‘活态博物馆’的公共文化空间,名人故居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国外运营较成功的名人故居,如英国莎士比亚故居,已形成独特的故居文化品牌,每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参观者,究其原因是将静态展示与动态体验有机结合,如在莎士比亚出生地的花园中,每天都会在固定时段表演莎翁经典戏剧片段,通过真人表演等方式还原过去场景中的生活片段和传统风俗,有时公众还会参与其中,与现场表演者产生互动。
除了开展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之外,秦红岭表示,名人故居在展示方式上,不仅要还原历史的原貌,还要尽可能做到活态展现当时的生活,通过游客或观众身临其境的参与,让历史与现实神奇地链接起来,以获得更强烈的感受与心理共振。(王广燕)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