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柴舞是黎族民间最具代表性的舞种,黎语称“转刹”、“太刹”。它起源于古崖州地区(今海南省三亚市)黎族的丧葬习俗。打柴舞是黎族最古老、最受欢迎的舞种之一。2006年5月20日,黎族打柴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黎族民间传说,建茅屋时,竹竿不断从屋顶滑下,人们为避免打脚碰头刺脸,便不断地跳呀跃啊。这情形颇具趣味,就逐渐模仿和改进,便形成了“跳柴舞”。
由于打柴舞道具、节奏、跳法的特殊性和具有极强的娱乐、竞技成份,打柴舞很快传遍整个海南黎族地区,成为黎族著名的舞种。新中国成立后,经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及各县相关部门加工整理,打柴舞搬上舞台、银幕和运动场,成为黎族舞蹈和体育项目,多次参加全国大型文艺汇演和全国民族运动会,获得金银奖。
打柴舞节奏强烈有力,动作古朴粗犷,生动形象,艺术感染力强,有很强的娱乐性,是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的较好方式。1957年晋京参加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被誉为“五指山艺术之花”;到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巴基斯坦、日本等多个国家演出时,又被誉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
打柴舞的表演方式有9种。第一式:打平柴式。打柴者将小圆木放到大圆木上平行打击。跳柴者列队在小圆木分合的间隙中逐竿踩踏而过。第二式:跳跃式。跳柴者的步伐与节奏同第一式;打柴者的打柴方式有变化,一、三对柴分时,二、四对柴合。第三式:编结儿式。跳柴者的节奏和步伐仍与前面相同;打柴者将小圆木抬高距离大圆木10厘米左右的位置在空中交叉击打后再平放到大圆木上轻击。第四式:小青蛙(树上的腿长凸眼青蛙—笔者注)式。跳柴者的步伐和节奏在此时都与前面有所变化。
第五式:大青蛙(田里的大田鸡)式。跳柴者的跳法与第四式相同;打柴也与第四式基本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当小圆木平行向内侧敲击时,男子打柴的一侧要将两根小圆木交叉敲击。第六式:(狗追)鹿式。打柴者蹲式将一小圆木垂直于大圆木方向高举过自己的头部,来回向下敲击另一个小圆木;跳柴者在两根小圆木间模仿鹿跳的动作,伏地而跳。第七式:米筛式。跳柴者的舞步与节奏都和第一式相同;打柴者的打法也和第一式相同,但柴的摆放队形有很大变化,先将一对小圆木取下,将余下的三对小圆木等距放置于大圆木上面,再将取下的那对小圆木垂直平行放置在中间一对小圆木上,这时木柴呈现的整体形状——“井”字形,很像一个筛米的筛子,故此得名。
第八式:猴(偷谷物)式。柴的摆放与第七式完全相同,只不过从地面搬到人们肩上,打法不变。第九式:乌鸦式。这一式中,打柴和跳柴都与前面8时有很大的变化,打柴者不用打“柴”,跳柴者不用跳“柴”。而是要将一舂米的木臼平放在晒谷场中间,两对小圆木按照井字形放在臼口,再在“井”的四个外角处分别斜插4根小圆木,中间还要垂直再插一根。
以上九式跳时的顺序不能颠倒,而且只能在停尸的第三天起跳,一直跳到出殡的前一天止。用来敲击的柴作为舞具是一次性的,出殡时把其作为抬棺材的工具,下葬后弃于公共墓地中,不能带回活人住的村里,以免把“鬼”引回来。
打柴舞依托三亚地区黎族民间习俗而存在,该地区习俗的变化,对民间打柴舞的生存延续影响极大。如今,全黎族地区仅三亚市崖城镇郎典村仍保留着这一古俗。因此,抢救和保护黎族民间打柴舞已迫在眉睫。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黎族打柴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责任编辑:马小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