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诗人马克·卓狄尼:诗意杭州让我爱上中国
中新网悉尼6月17日电 题:澳大利亚诗人马克·卓狄尼:诗意杭州让我爱上中国
中新网记者 陶社兰
因为一座城,和这座城里的一个人,澳大利亚诗人马克·卓狄尼(Mark Tredinnick)爱上了中国。这座城是杭州,这个人是诗人舒羽。2017年11月,马克在参加“香港国际诗歌之夜”后,到杭州进行分站活动。这是他第一次到中国大陆。
杭州五日,马克沉醉在西湖的美景中,常常迷路。蓦然回首,他总是能够看到那个身穿红裙子、白外衣的女诗人舒羽。他在断桥边寻觅,找到的是诗歌的魂。于是,他为杭州写下一首诗《When I Was Lost》。在西悉尼大学澳中艺术与文化研究院举办的端午诗会上,他用这首诗,把现场观众带到了西湖边。
“多年前,我读过翻译成英文的李白、杜甫的诗歌。我相信,中国古诗和英文诗歌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对山水、植物、花朵的描写上,感情强烈,却又是低调的表达。”马克告诉中新社记者。
而马克自己的诗歌,同样洋溢着对土地、自然环境的执着。很多作品是他个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以自然风物触动心灵,推展诗情,洞鉴人生。比如《吊床岭上》,与马克一同参加端午诗会的澳大利亚华裔作家和翻译家李牧原(Isabelle Li)翻译为:“那么这就是我的朝拜:有时/带着狗走过清晨的/硬叶大教堂。放松束缚的/绳索放怀跟随半掩的曲径,/构思失修的圣诗,/穿过羊齿蕨和土生覆盆子,三种/桉树,百余种杂草,/漫无目的。”马克对大自然的虔诚,可见一斑。
清瘦、长发、无框眼镜、说起话来轻声细语,马克的长相很符合人们想象中的诗人形象。对诗歌的热爱,仿佛与生俱来。15岁开始写诗,不过“写得不好,很花哨、很抽象。”有人告诉他,要写好诗,先要读诗。于是,这一读,就读了20年,直到40岁,才发表第一首诗。
这样说来,马克算得上是大器晚成了。不过,初入诗坛,他就频频获奖:2007年纽卡斯尔长诗奖;2009年布莱克诗歌奖;2011年首届蒙特利尔国际诗歌大奖(全球单诗最高奖),西澳州长图书奖,并第二次获纽卡斯尔长诗奖;2012年卡迪夫国际诗歌大奖……
“不写作,我便过着别人的生活。”在人生道路的关键时刻,马克总是义无反顾地选择自然,选择爱,选择自由。1979年,他考进悉尼大学修读历史、哲学和法律,毕业后进入万盛国际律师事务所。收入稳定、衣食无忧,然而刻板的、商业化的事务,约束了他诗意的心,1年后,他转行投身出版业,担任编辑和图书发行工作。1996年,渴望自由的马克离开企业界,把诗歌创作当成全职工作。
其实马克自己也清楚,靠写作,尤其是写诗,根本无法担负起养家糊口的责任,而且,一旦投入其中,常常不知身在何处,如痴如狂,身边之人难免被忽视和冷落。为此,他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写诗的人,大抵都是意识敏感、心思单纯、感情细腻的,容易受伤,马克也不例外。虽然在婚姻、爱情上历经坎坷,但他的爱情诗却始终充满对爱的奇思妙想和超凡感悟。
《热带鸟》就宣告了那种爱到尽头的美丽与哀愁:“这样的地方,你对我说,/你或者离开,或者永不离开。”但是,结束不等同于失败。马克利用梦中热带鸟的悠长意象,倾诉自己矛盾的心境:“而她的尾羽,比雨更软,在她飘落时/比爱更长,仿佛华美地演出/离别绵长的诱惑里,最初缓慢的动作。”(李牧原译)
几年前,马克偶然与李牧原相识,通过她的翻译,他的诗作为越来越多的中国读者所了解、喜爱。马克说,杭州的古老、美丽,本身就是一首诗。诗歌是文化交流的媒介,希望有机会去更多这样的中国城市,认识更多的中国诗人,读到更多的中国诗歌。刚刚在诗会上,一位学生朗诵的屈原的《离骚》,还有中国西部的边塞诗,是他需要慢慢欣赏的。(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