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著名歌手、音乐人
《寂然的狂喜》
作者:(爱尔兰)威廉·巴特勒·叶芝
版本:乐府文化/中信出版社
2016年11月
《寂然的狂喜》
作者:(爱尔兰)威廉·巴特勒·叶芝
版本:乐府文化/中信出版社
2016年11月
这本《寂然的狂喜》,绝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诗集,是关于诗意的文字与绘画的综合表现,而它们在一起又形成了关于一本书有可能达到的美学意境,换言之,这本书让我爱不释手。
有人说,对于外文诗歌的翻译, 翻译的过程就是原有诗意的丢失,这句话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但这不意味着人们束手无策,一个意象或者某种不可名状的诗意有可能用不同方式得以或多或少的表达。
音乐可以借鉴和描绘美术,就像音乐家中有所谓的印象派,同样,用绘画的方式去表达对某首诗歌的理解也是顺理成章的,甚至有所惊喜。一首诗所能蕴藏的信息常常远不是诗人本身所了解的,它需要不同的人赋予不同的诠释,尤其是从事不同行业的人。这本书邀请了几十位画家及雕刻家用自己的作品去表现对爱尔兰诗人叶芝的诗歌的理解和想象,一幅画对应一首诗,其中大部分的画家来自爱尔兰。
对于叶芝的诗歌,我想大部分的人同我一样,都是从《当你老了》这一首开始的,但如果你了解叶芝的生平及这首诗的创作背景,那么,你的体会可能会更充满想象力,就如同本书中与其对应的画作一样。
在一间墙壁斑驳的无人房屋里,冰冷的壁炉前一把孤单的椅子,仅此而已,这仿佛是一个电影的开始,即将倒叙一段不同寻常的往事,我想,这就是诗与画的结合给我的想象,而如今,当我再唱起这首歌时,脑海里一定会浮现出这幅画的。
今天,人们越来越习惯在网上阅读了,更准确地说,是越来越多的人从网上获取碎片化的信息了,就像从网上听一首半首的歌曲一样,而对于许多人来说,传统意义上的书籍和唱片更像是珍藏品,这意味着它们的质量应该更高,所以,对于出版者也是提高了要求,无论是包装上还是内容上。这本书本身就是精美的,原作和译作的对比更是耐人寻味的。当然了,这样一本书绝不是一本大众意义上的书,因为热爱诗歌或美术的人终究是小众,两者的结合尽管已然平添了许多魅力,难道出版一本书的意义一定是要人手一本吗?书也像人一样,找到真正懂它的人才能彼此平等相对,你来我往。我感叹并感谢编者的诚意与心思,因为没有足够的热情和纯粹是完成不了这本书的。
另外,在当下的时代读诗还有没有意义?当然有,从来就有,或者说,此时更需要。我不必赘述这个时代的喧嚣与浮躁,因为大多数时代都是如此;也无需夸大艺术的力量,因为它从来就不是武器,可是,无论时代怎样发展,或者说是进步,人的情感是没有多少进化的,而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段也没高明多少,准确地讲,在许多方面是退步的,就像文字的表达和使用上,更不用说是文学。美,是人们自古以来追求的,尤其是艺术层面的美,而审丑,则是我们今天应该警惕的。工业的发展促进了艺术,但今天发达的工业又影响了艺术,音乐已经不知不觉地同电脑联系在了一起,可是,电脑终究难以取代一个艺术灵魂,诗歌,很像是古典音乐,如同海洋一样丰富,历久弥新。
对于叶芝的诗歌,我是没什么资格妄加评论的,因为近百年来有太多的专业人士各具特色的评析。我喜欢的是他用节制的情感带出文字,诗意和哲理则小心翼翼地隐藏在其中。正如《乐府》中的那句“心里满了,就从口中溢出”,叶芝正是那种发自内心深处自觉写作的诗人,但这种如泉水流淌般的写作,其诗性的好坏常常取决于诗人的发心,它要求诗人是足够纯粹与透明的。在他后来的作品开始渗透东方哲学意味,这也是众多诗人们诗性和灵性殊途同归的地方。
每一位杰出的诗人对于文字和意象的创造和想象力都在向后人展现了新的种种可能,这些由天赋所形成的智慧是真正的文学珍宝,而对于珍宝,我们除了欣赏,就是守护,当然,这是对于懂得的人们而言。
[责任编辑:杨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