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实验》[美]沃尔特·米歇尔 著 任俊、闫欢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 孙珺
为什么有些孩子能够成为“别人家的孩子”?而有些孩子麻烦不断,甚至走向犯罪的深渊?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认为,其显著差异可能就在于主动性和自控力两个指标。也就是说,主动性和自控力都发达的孩子,其人格健全、发展顺利;主动性和自控力两颗种子不发达的孩子,其人格存在问题、发展困难。
自控力之父沃尔特·米歇尔教授带领斯坦福大学的团队在半个世纪前就为此问题进行了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对斯坦福大学必应幼儿园(Bing Nursery School)的学龄前儿童的一项简单研究: 用艰难的困境挑战他们,给孩子们两个选项——一个是他们能立即拥有奖励物(比如,1颗棉花糖);另一个是他们需要独自等待长达20分钟,但之后能获得更大的奖励物(比如,2颗棉花糖),这两项中只能选一项。实验表明,“孩子们让我们看到了全新的希望——即使是年幼的孩童,也可以为了更大的奖励物而努力延迟对自己的即刻满足,抵制诱惑,并且他们在这方面潜力巨大。”
棉花糖实验之所以能够持续半个世纪,绝不是简单的问题。如米歇尔教授所说,延迟满足和抵御诱惑的能力已经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一个根本性挑战。这个实验的跟踪显示:四五岁的孩子能够等待的时间越长,他们后来的SAT(美国的高考)成绩就越高,其中,那些坚持时间最短的孩子(最后三名)比起那些坚持时间最长的孩子(前三名),总体成绩整整差 210 分。那些在棉花糖实验中等待时间更长的孩子们,在他们27~32岁阶段有较低的体重指数和更好的自我价值感,能够更有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有更好的适应能力。
养成延迟满足的能力,其实是在培养一种智慧性的思维习惯,这是比动作性习惯更高层次的习惯。但是,如何培养孩子养成延迟满足的能力呢?《棉花糖实验》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培养延迟满足能力的方法和建议。如米歇尔教授所说,自控力来自基因,但它像肌肉一样可以通过锻炼增强。当然,在延迟满足能力的背后有着更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动机,而决定动机的往往是价值观。所以,米歇尔教授指出,延迟满足与自我控制,这两者是一种能力和认知技能,就像任何一种能力,能否运用主要依赖于动机。
[责任编辑:杨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