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书讯

一支笔三座城 八方风雨不变情

2017年01月18日 08:48:36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青岛黄县路

  《骆驼祥子》从这里走来

  “老舍故居”又名“老舍·老舍”“骆驼祥子博物馆”,是我国首座以文学名著命名的博物馆,由老舍之子、该馆名誉馆长舒乙提议,以区别北京和重庆两馆。

  曲径通幽处,一栋米黄色的三层德式小楼映入眼帘,红色的尖顶从院子的围墙上方冒出,枣红色的木质楼梯环抱在楼外侧通向二楼。这是青岛市市南区黄县路12号一隅,也是老舍先生一家曾寄寓之所(图④)。

  小院正门朝街,墙上黑色的大理石牌赫然写着“老舍故居”,门右侧深褐色牌匾是此地另外的名字——“老舍·老舍”“骆驼祥子博物馆”。

  2010年,青岛市、市南区两级政府共投入1400万元,搬迁了12户群租居民,修复重建老舍故居。

  老舍自1934年应国立山东大学校长赵太侔之邀来青岛担任教职,1935年末定居于此至1937年7月,共计600余天;在此实现了他人生的三大转折——辞去国立山大教授职务转为“职业写家”,凭借《骆驼祥子》从中国走向世界,“七七事变”后开始从作家转为文艺战士。

  祥子是怎样炼成的

  黄县路寓所独门独院,楼前空地稍显宽敞,一尊铜像安置在一角,祥子身子向前倾斜拉车,抬腿就要跑起来似的。

  彼时,这所院子里经常聚集着衣衫褴褛的车夫,你一言我一语向老舍倾吐自己的遭遇。四下邻居纳闷:“他们都是先生的朋友吗?”老舍答道:“是朋友,也是老师。”

  1936年春,国立山大几名教授在老舍家做客,偶然间谈起北平的洋车夫,有的被当兵的抓了去,回来时牵回三头骆驼;有的几买几卖黄包车,最终生活却依然穷苦。老舍对苦人“有很深的同情”,自此开始构思《骆驼祥子》,暑假开始即辞去教务,专心创作。他说:“《骆驼祥子》是我作职业写家的第一炮。这一炮要放响了,我就可以放胆地作下去。”

  为了写好祥子,老舍搜集素材入了迷。那时候,离寓所百步远就是青岛东方市场,经常有黄包车夫在此靠活,不远处还有车场。老舍经常来此与车夫们聊天,投缘时索性请到自己的小院中拉家常。

  老舍写作有个规矩,每天只写2000字,字数够了便掷笔不再继续,其余时间都在思索。他说,“由于专心,由于思索的时间长,由笔尖滴下来的是血和泪。”

  《骆驼祥子》成文时的稿纸,是他从距离寓所百米之内的荒岛书店所购,灰底绿边的格子纸,他还委托书店订制了一批专用稿纸,其上印有“舍予稿纸”字样。近日,荒岛书店在老舍故居一侧的门房内重新开张。

  创作厅陈列了《骆驼祥子》的手写稿影印件(图⑦),使用钢笔和毛笔交替书写。每一页的修改、涂画却极少,干净整洁得让人不可思议。手稿原件历经十年浩劫,几生变故,至今下落不明。在青岛期间,他还创作了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等诸多文学作品。

  爱好武术爱喝茶

  从东门入楼,一层是博物馆,序厅中摆放着刀枪剑戟(图⑤),与内厅的书桌笔墨遥相辉映(图⑥)。老舍爱好武术,每天早起必定练上半小时;居住在青岛期间,经常与鸳鸯螳螂拳第三代掌门人毛丽泉切磋武艺。

  老舍写作之处为创作厅,恢复了古朴的木质桌椅原貌。版本厅中可见《骆驼祥子》的各种珍贵中外文版本,包括人间书屋版等。

  两厅之间,墙上的一幅画引人注意,主题是秋菊。这是老舍夫人胡絜青女士97岁所作,由亲属捐赠。

  老舍爱喝茶,每天必要喝上三壶才觉神清气爽。茶中他最爱“香片”,即茉莉花茶。酒喜喝“苦露”,是青岛的即墨老酒,加热后有一股焦灼苦味……青岛厅里读老舍,又是另一番风味。

  游览路线终点的走廊窗台上,摆放着游客留言簿,A4纸大小。据馆长介绍,自修复开馆六年半以来,留言簿摞起来有两米高,记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留言,游客数累计达40万人次。

  (本报记者王沛)

  图⑧:老舍在写作。

  资料图片

  重庆北碚

  《四世同堂》回味抗战精神

  1943年到1946年,老舍寓居在此,创作了大量抗战题材文学作品,享誉世界的《四世同堂》第一、二部就诞生于此。

  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街道天生新村,一座小院安坐于密集林立的高楼之中,闹中取静。推开大门,老舍先生的雕像映入眼帘,戴眼镜、着长袍的先生手拿书卷,坐在藤椅上静静思考。园里种满了竹子、芭蕉、黄桷树等花木,一幢灰砖青瓦的川东民居在绿荫掩映下,静谧安详。这是老舍在重庆北碚的旧居(图⑨),1993年起被定为重庆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11月正式挂牌为“四世同堂纪念馆”。

  步入屋内,墙上挂满了反映老舍生平及他在重庆生活经历的图文资料,陈列柜里展示了老舍的文献著作、用过的文具器物等。客厅左侧的一间屋子是老舍的书房兼卧室,里面陈列着老舍曾经伏案写作的书桌。老舍称这间寓所为“多鼠斋”,还以幽默的口吻在书中提到:“多鼠斋”内的老鼠成群结队,不仅啃烂家具,偷吃食品,还经常拖走书稿等物。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老舍以文人犀利的目光审视这场战争,奋笔疾书:《多鼠斋》中,调侃生活艰辛;《贫血集》内,杂谈寄居不易;《桃李春风》,隐喻国土情怀;《国家至上》,张扬民族心声。1943—1946年寓居于此,老舍创作了十余部小说和戏剧,以及散文、杂文、诗歌、曲艺等数百篇、200多万字的作品。

  纪念馆有一间特殊的展厅——“四世同堂”专题展厅,里面陈列了各种版本的《四世同堂》,以及由小说改编的话剧、电视剧等作品。老舍曾经对夫人胡絜青说:“是你给我带来了一百万字的小说。”老舍夫妇在北碚团聚后,许多朋友前去看望,向胡絜青询问北平沦陷后的境况。胡絜青一次又一次的讲述,触动了老舍,为他酝酿创作提供了详细的背景素材。1944年1月,老舍开始创作以沦陷区北平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在重庆炎热的酷暑和疾病的纠缠中,老舍坚持写完第一部三十万字的《惶惑》和第二部《偷生》。

  “既舍予身为家园,何惧八方风和雨。”时光流淌,故居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留下了岁月斑驳的痕迹,老舍先生为了祖国和人民坚持创作的抗战精神,经久不息。

  (本报记者李坚)

  北京灯市口

  丹柿小院触摸《茶馆》

  老舍在这里住的时间最长,有16年,写下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全部作品。其中《龙须沟》《茶馆》等成为京味话剧经典,而未完成的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也成为永远的遗憾。

  他生于北京,长于北京,逝于北京,又写了一辈子北京。

  老舍,这位自带京韵的文坛大家,在北京居住过的地方有十几处,但拥有产权的只有两处。一个是西城区的小羊圈胡同,是他童年和少年的故居;另外一个就是老舍纪念馆所在地——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图⑩)。

  “这是老舍先生1950年初由美国归国后,经周恩来总理批准购买的一座两进四合院,当时花了相当于100匹白布的价格。”老舍纪念馆馆长王红英介绍。

  绕过影壁,北侧和西侧各有一扇门。西侧门进去是一个小院,院中正房原是老舍儿子的住房。从北侧进二门,便是老舍故居的主体,迎面是一座五彩木影壁,上面贴着老舍夫人胡絜青手书的“福”字。

  不大的小院内,两棵高大的柿子树默默伫立。虽然是隆冬时节,树上似乎仍旧带着一抹柿红,与树下老舍先生的半身雕像一同注视着整个院落。“丹柿小院”,老舍先生的夫人用他们共同种下的柿子树为小院命名。

  西耳房是老舍的书房兼卧室,是整个院子里最安静的地方。书房正对门的是一张硬木大理石书桌,眼镜、钢笔、墨水瓶……桌上的台历仍旧停留在1966年8月23日,那个老舍先生离开我们的日子。就是在这张书桌上,老舍先生创作了24部戏剧剧本和两部长篇小说。

  漫步小院,仿佛在流光中走进那一个个属于记忆、属于书稿,或者只属于那个时代的北京时光。东侧房中是《走进老舍的世界》展览,在这里你会看到各种语言、各种版本的老舍作品。恍惚中,“骆驼祥子”会拉着黄包车带你走进记忆中的北平……

  (本报记者 王昊男)

  小贴士

  老舍(1899年-1966年),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剧作家,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目前,老舍作品《骆驼祥子》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流传世界。

  本版制图:张芳曼

[责任编辑:杨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