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书讯

讲述“活着的”哲学

2017年01月20日 08:47:07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周飞亚

  哲学是个啥?

  一提到这个词,我们脑海中首先闪过的是一大堆人名和他们的学说:从尼采、康德、叔本华到马克思,或是从老庄、孔孟到朱熹乃至王阳明……不知从何时起,在很多人的头脑中,“哲学”的内涵已经被偷偷地替换为了“哲学史”。却可能独独忘了:哲学,原本只是每个人对世界与自身的好奇追问。

  不仅如此,在大学的哲学系,大部分课程也都是在学习先贤的理论——这些大哲学家的成果,当然包含了最杰出的智慧,但无非也是当时的人们对所处世界的认识和思考,并且多多少少受限于时代。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也正在继续着同样的思考。

  在《我是谁?如果有我,有几个我?》一书的作者理查德·普列斯特看来,这种与现实相联系的思考才是哲学的本质,是“活着的”哲学,是整个哲学世界中最新鲜、最有生机和最具价值的部分,而不仅仅是过去那些杰出头脑留下的“思想的化石”。

  理查德一直对这类思考非常着迷,正是这种痴迷使他进入德国科隆大学哲学系,一直念到博士毕业。然而,入学以后,他一度感到非常失望。因为他发现,作为一门学科的哲学,已经陷入了一种“刻意造作的自我设限”:

  “当我的教授们在根据康德和黑格尔的理论解释‘人的意识’时,与他们仅隔800米的医院里,同事们正在对脑伤病患者进行最有教学价值的示范性实验。短短800米在一所大学里却可以说是非常遥远的距离,因为两边的教授们活在完全不同的星球上。”

  哲学、心理学和神经生物学的知识如何在“意识”这个概念上相互协调?它们是彼此阻碍,还是取长补短?有没有一个“我”存在?什么是感觉?什么是记忆?这些最有趣的问题,完全不在哲学系的教学计划之中。这种情况,在当今学院式哲学教育里普遍存在。

  然而,哲学并非历史的学科。我们当然有保存遗产的义务,应该不断重访“精神生活的古迹”并对它们适时加以修整。但是,与当代的哲学相比,“迷恋过往的哲学”在学院机制里还是过度处于主导地位了。

  与当下的脱节,使哲学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崇高地位”。过去,人们大多认同:在最终极的追求上,科学与哲学殊途同归,两者是琴瑟和鸣、互相促进的。科学家们在探究世界本源时,也时常会有哲学式的思考和感叹。然而近代以来,哲学的发展开始落后于时代,至少在认识世界与自我这个层面上,哲学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也缺乏新意。这种情况至今仍没有太大的改变。

  因此,理查德决定写一本书,将“过往的哲学”与“当代的哲学”结合起来。于是有了这本《我是谁?如果有我,有几个我?》。

  在书中,理查德列出了人人都曾思考过或感兴趣的问题,比如——“我们为什么帮助别人?”“何谓真理?”“可以对人进行复制吗?”“道德是与生俱来的吗?”“应该允许安乐死吗?”等。他梳理了哲学史上关于这些问题的认识,并引入了其他学科——尤其是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此为工具,探讨了人的认知、伦理、信仰、自由和爱的意义这些在人的生命中必然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书中夹杂着生动的小故事,有著名哲学家的逸闻趣事,有哲学史上的经典思想实验,也有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在介绍前人理论时也做到了深入浅出,避免了哲学论述中常有的艰深晦涩。

  这本书推出后,大受欢迎,成为德国亚马逊网络书店蝉联16周的销售冠军。

  通过这本书,理查德想告诉我们:

  哲学并非化石,哲学“活”在当下。哲学问题本来就是从知识的追求及日常生活所引发出来的,哲学的历史也曾是时尚和当代的精神潮流、被遗忘或压抑的知识以及许多崭新尝试的历史。

  而这本书的成功,我想就是最好的证明。

[责任编辑:杨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