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资讯

福建十余位艺术家三代传承展现中国现代美术与设计嬗变

2016年09月13日 08:06: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著名雕塑家马心伯介绍其弟子 杨伏山 摄

  著名雕塑家马心伯介绍其弟子 杨伏山 摄

  中新网厦门9月12日电 (记者 杨伏山)“承传的力量——马心伯师生作品展”12日在厦门启幕,展出福建省17位艺术家所创作、包括雕塑、油画、国画、书法等类型在内的100余件作品,其鲜明的时代感和闽南地缘文化特色,令观展者眼前一亮。

马心伯教授(右2)指导布展工作 杨伏山 摄

  马心伯教授(右2)指导布展工作 杨伏山 摄

  本次作品展策展人、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组委形象景观艺术总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赵萌称,此次展览,展出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原福建工艺美校)马心伯教授和他的十余位弟子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师生的学术传承及艺术创作成就,“传承有序的三代人,汇聚同一时空间浓缩展现出中国现代美术与设计的递进与嬗变”,正是本次展览的价值所在。

  马心伯教授任教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师承于最早留法回国首倡包豪斯现代设计教育的著名艺术教育家郑可先生。近四十年来,马心伯教授在从事艺术教育和创作实践的过程中,一直践行郑可先生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并不断将自己的教学和治学经验融会贯通其中,形成了自己的艺术主张和艺术风格。

  “马老师因材施教,经过他的雕琢,每一个学生都好像成为有他独立个性和生命的艺术品。”福建省雕塑学会会长傅新民如是评价马心伯的为师之道。

  他说,马心伯和他的弟子所处时代不同,创作特点也各有千秋。但他一丝不苟的严谨创作风格和踏实沉着的创作态度,为其学生所继承,又在新一代身上散发出新时代气息。

展览现场 杨伏山 摄

  展览现场 杨伏山 摄

  主办机构称,马心伯承前启后,培养出一批具有代表性和社会影响力的艺术家和设计家,其作品和创作实践体现出对当代社会发展、文化思考积极的回应。如马心伯的得意门生、著名当代艺术家陈文令,始终坚持艺术形式上的深度探索,使雕塑语言形成一种充满生活与生命气息的场景,从而活跃在国内、国际各种展览舞台中。

  由厦门市美术馆、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厦门市美术家协会、厦门市张晓寒美术研究会共同主办的本次展览,力求直面当下中国美术教育的现状,做出更具当代话题的学术回应和超越个案研究的考量与启示。

  展览展陈设计与视觉设计形式新颖,通过简洁现代的空间分割方式,将不同材料、不同形态的艺术作品同置于大型空间,不但彰显了各自的特色和价值存在,更体现出相互补充的和谐性。(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