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报道汇总

文化人的良知赵怡

时间:2013年10月28日 11:14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文化人的良知――中华文化推广协会赵怡

  “台湾社会其实充满了真、善、美,引进台湾在公益方面的成就,相信能为崛起中的大陆助一臂之力,我很期待两岸一同分享公益活动带来的社会和谐”――赵怡 (图片来源:中国华艺广播公司)

  一根粉线,勾勒出身体的弧度,一把剪刀,裁剪出旗袍的别样风韵,50多年来,台北市中心静谧婉约的衡阳路,一直散发着浓郁的老上海风情……当年,随国民党迁往台湾的一些江浙沪人士,就集中居住在衡阳路一带,他们带去的老上海生活方式以及渗透在生活细节中的观念意识,在当地产生深远影响。虽然时过境迁,但上海文化留下的印记依然俯拾皆是。

  站在上海眺望台湾,赵怡感慨地说,60年前的战争,命运把许多像他那样的家庭带到了台湾;出生于台湾的年青一代在经历“爱国青年、书生报国、救亡图存”的激情岁月后,如今又回到父母发源的土地,安身立命,时间虽然过去了一甲子,但彼此间依旧那般熟悉、那般亲近!

  返回故土开启全新人生

  1990年,赵怡第一次回大陆。飞机进入大陆空域时,他兴奋地从舷窗往外张望,当以前只在地理书中见过的珠江流域、长江流域地形地貌映入眼帘时,他的双眼湿润了,他说当时的感觉就像见到了一位离别数十载的亲人……

  2007年,即将60岁的赵怡做出人生中一个重大决定,他选择利用退休之前的宝贵时光定居大陆,借由普通民众的视角体验大陆的成长繁荣,并寄望将自身在台湾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累积的经验与大陆民众做更深层次的交流和分享。

  “慧眼识英雄”,其实早在2005年上海交通大学就向赵怡抛出了“橄榄枝”,希望他出任客座教授,但当时赵怡还在台湾东森集团任副总裁,所以没有赴任。2年后,赵怡处理完手头事务,为上海之行做好充分准备,于是“水到渠成”,他来到上海交大任教,“现在我很愿意在上海住下来。当老师薪水虽然不多,但我觉得很光荣。我想我应该是自1949年以来第一个到大陆高校任教的台湾人”。谈及现在的工作,赵怡脸上流露出自豪感和满足感。

  到上海交大教书,回大陆定居,2007年注定成为赵怡人生的一个崭新起点。为此,赵怡全身心投入工作,在他的积极推动下,2010年11月“上海交大―东森两岸四地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作为大中华地区首个以两岸四地传播与社会发展为核心研究目标的机构,中心成立后,这里俨然成为两岸学界、业界人士举办学术和联谊活动的最佳平台。如今,一直忙个不停的赵怡正借用自己在两岸累积的人脉优势和职业经验,帮助两岸的学子开拓见习和就业渠道。

  秉持善念搭建公益平台

  作为资深媒体人,赵怡感慨于最近20年来台湾媒体高度商业化运作造成的一个不良后果,即媒体的公益性特质正逐渐褪色。为了改善这种局面,赵怡和一批台湾文化人自发组织了“人间公益影展”,将两岸及国际的一些优秀公益影片带到台湾,期待让更多台湾民众在工作闲暇之时有开心的欢笑、感动的泪水、思维的激荡和情感的交融。

  “人间公益影展”在台湾举办所产生的良好社会效益促使赵怡往前一步,把自己的公益经验带到大陆,他说,“两岸和平发展,我认为进入到了新的阶段,推广公益应该成为两岸共同的责任”。在赵怡的积极努力下,2013年的第五届海峡论坛首度设立“两岸公益论坛”。对于设立该公益论坛的初衷,赵怡说,“台湾社会其实充满了真、善、美,引进台湾在公益方面的成就,相信能为崛起中的大陆助一臂之力,我很期待两岸一同分享公益活动带来的社会和谐”。

  赵怡说,在两岸推广公益事业是他后半生的重要使命,他希望自己扮演一个推手的角色,通过“公益论坛”这个全新平台让两岸公益人士展开交流互动和分享彼此经验,最终建立两岸在公益领域交流与合作的常态化机制,促进两岸社会的共同进步。令赵怡感到欣慰的是,他所推动的首届两岸公益论坛成果颇丰:在论坛上,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与台湾张老师基金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台湾张老师基金会定期安排专业师资力量为大陆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并邀请四川地震灾区青少年赴台湾休养和接受心理辅导;台湾中华中兴菁英发展协会、台湾十大杰出青年基金会等台湾知名的公益团体也纷纷参会,并与大陆有关机构达成合作意向。对于论坛带来的成果,赵怡表示,这得益于两岸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传承。

  文化交流融合彼此情感

  无论何时,不管是谁,只要和赵怡有一面之缘,都会立刻被他身上扑面而来的两岸情怀所触动。赵怡说,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文化人,在他诸多的任职中,他最看中“中华文化推广协会理事长”一职。

  谈及2008年成立中华文化推广协会的初衷,赵怡说,台湾“独派”力量用了20年时间进行去中国化,翻开中小学历史课本,“国父、国画、国剧”等用词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孙中山、中国水墨画、中国京剧”等生硬的用语,中国历史居然变成了外国史;青少年只知自己是“台湾人”,不知自己也是中国人,甚至有年轻人知道自己爷爷籍贯是上海时,竟惊呼爷爷为“外国人”。赵怡说,他对此深感忧虑,担心未来台湾不知会走向何方,于是2008年8月他号召了一批包括文艺、音乐、戏剧、体育、媒体等领域在内的台湾文化界朋友,共同成立“中华文化推广协会”,希望透过这个协会促成两岸文化交流提速。

  中华文化推广协会成立5年来,致力于推进两岸文化交流加温,加速,赵怡说,“现在两岸民众看到成龙、林志玲、张国立,就会心跳加快,正是两岸影视界扩大交流的结果”。

  作为长期致力于两岸文化交流事业的见证者与亲历者,赵怡感触良多,他说,两岸经贸合作为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两岸政治商谈短期内难见成效的情况下,用文化来促进两岸人员的相互了解、增进彼此的感情交融,是最现实,也是最能产生正能量的选择。

  赵怡告诉记者,他高兴地看到2012年有几部台湾电影进入大陆市场后产生的“台湾旋风”。这股旋风令台湾文化艺术界人士为之精神一振,其中,“翻滚吧,阿信”创下近亿元人民币的票房,不仅让台湾影视人满载而归,更向大陆民众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台湾。赵怡说,在两岸关系发展进入全新阶段的当下,两岸三地的创意文化产业应该主动进行整合,共同打造华人的国际品牌,最终收获“一加一大于二”成果。他说,在两岸文化人共创辉煌的过程中,“文化”能有效弥合两岸民众间的隔阂与疏离感,其里程碑式的意义将远远超过经贸交流带来的物质成果!(中国华艺广播公司记者 程娟娟 李文君)

[责任编辑:王伟]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