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至九洲西海岸的外岛洲仔尾,陈衷纪建言:“吾闻疏球为海上荒岛,势控东南,地肥饶可霸,今当先取其地,然后侵略四方,则扶余之业可成也。” 农历八月二十三日,思齐率船队柢海湾,在笨港(今北港)靠岸。思齐见岛上地肥水美、大片荒野未辟,决意在此开疆拓土,干一番事业。乃率聚伐木辟土,构筑寮寨。是时,土番以为外敌侵犯,聚族攻击。思齐遗人加以安抚,商定疆界,互不侵扰。在笨港东南岸的平野(今新港),思齐规划建筑了井字型营寨,中间为大高台,使之成为组织指挥垦荒的中枢。与此同时,派杨天生率船队赴漳、泉故里招募移民,前后计三千余众。
颜思齐将垦民分成十寨,发给银两和耕牛、农具等,开始了台湾最早的大规模拓垦活动。垦荒需要资金投入,颜思齐挑选了一批有航海经验的漳、泉人士,以原有的十三艘大船,利用海上交通之便,开展和大陆的海上贸易;同时组织海上捕鱼和岛上捕猎,发展山海经济,以解决移民生产和生活的物质需要。
颜思齐是个传奇人物,他的死也充满传奇。天启五年(1625)九月,思齐和部众到诸罗山捕猎,豪饮暴食,不幸染伤寒病。数日后竞一病不起,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七岁。临终,他召众人告之:“不佞与公等共事二载,本期创建功业,扬中国声名。今壮志未遂,中道夭折,公等其继起。”颜思齐故后,众推郑芝龙为盟主,继续拓垦大业。颜思齐安葬于今嘉义县水上乡与中埔乡交界处的尖山山巅,其墓犹存。颜思齐短暂而传奇的一生,在台湾发展史上写下了璀璨而亮丽的史页。他的开台业绩,受到后人世代缅怀。为表达对这位开台英雄的敬仰之情,人们在云林县北港镇兴建了“颜思齐先生开拓台湾登陆纪念碑”;在嘉义县新港乡妈祖宫前,兴建了“思齐阁”和“怀笨楼”。高达五层的“思齐阁”,金碧辉煌,游人不绝。妈祖宫内,当年颜思齐建筑营寨的蓝图,依然珍存,供人凭吊。
台湾嘉义思齐阁。(资料图)
[责任编辑:孟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