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台湾太史公——连横

时间:2013年08月30日 15:15 来源:中国台湾网综合 字号:       转发 打印

  连横的爱国爱乡情怀,到晚年愈烈。20世纪初再次返回祖国的厦门,创办《福建日日新报》,鼓吹推翻清朝政府,影响海内外。南洋的同盟会曾派福建人林竹痴来厦商量改组该报为同盟会机关报。后来因报社的言论为清廷所忌而遭封闭。连横不得不携眷归台,复主笔《台南新报》汉文部。三年后移居台中,主笔《台湾新闻》汉文部,并着手收集史料,准备撰写《台湾通史》。据本市文史专家洪卜仁介绍,连横于1914年呈请北京国民政府恢复其中国国籍。后来他的儿子连震东也经由中国同盟会元老张几继等人担保也申请加入了中国国籍,此事落实后张继在给连震东的回书中,希望他“秉先人之遗志,为祖国争光”。

  1929年,连横之子连震东从东京庆应大学毕业归台。连横对他说:“欲求台湾之解放,须先建设祖国。余为保存台湾文献,故不得不忍居此地。”连震东奉命,带着连横的信来到大陆服务,直到台湾光复才回到台湾。

  1933年,连横为“遂其终老祖国之志”,携眷第五次回大陆,定居上海。1936年6月已患重病的连横,弥留之际对连震东说:“今寇焰迫人。中日终必一战,光复台湾即其时也。汝其勉之!”这时连震东的妻子赵兰坤,已怀有身孕,他亲自为即将出世的孙子取名,嘱咐:如系男孙,即命名曰‘战’。他认为“连战”有自强不息之义,寄托了克敌制胜,光复台湾,重振家园的希望。

  连横是一位赤诚的爱国主义者,他为台湾回归祖国,为中国的抗日事业作出了贡献,他撰述的《台湾通史》以抗日爱国的著作写入中华民族的史册。

连横。(资料图)

[责任编辑:孟雅诗]

相关阅读: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