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抗日复台志士——罗福星

时间:2013年09月02日 15:36 来源:中国台湾网综合 字号:       转发 打印

罗福星(资料图)

  “杀头相似风吹帽,敢在世上逞英豪。”这是海峡两岸人们所敬仰的辛亥革命烈士罗福星英勇就义前所作的诗句。穿越茫茫百年,诗句至今读来仍教人热血沸腾,亦愈教人起敬。

  生于国难 饱受风霜

  罗福星(1886年2月24日—1914年3月3日),字东亚,号国权。罗的父母,祖辈为了生计飘洋过海到荷兰属巴达维亚(即印度尼西亚椰加达)谋生,他就诞生于侨居地。出生后随祖辈东奔西走谋生计。1887年随祖母,父亲返唐山蕉岭县蓝坊乡大地村。稍长接受启蒙教育,后随父复返侨居地印尼巴城,就读华文学校,兼习读荷兰文。1903年中学毕业后,随祖父往台湾苗栗县造桥乡,就读苗栗公学。1907年随祖父重返故乡。

  在这22年期间,他切身感受到荷兰殖民主义残酷剥削和压迫、台湾亡国奴生活的欺凌忍辱的痛苦,激发了爱国主义思想,深深体会到“无国就无家”,“祖国弱受人欺”的苦楚,蕴藏着救国救民的雄心壮志。

  投身革命 誓雪国耻

  青少年的罗福星始终怀着为国雪耻、振兴中华的抱负。1907年6月,他由台湾返回故乡途中,在福建厦门聆听老师讲述革命道理,明白必须唤起民众,才能救中国,于是毅然参加“中国同盟会”,投身革命事业。

  他在家乡小学任教,利用讲坛,撰写《从军乐》教材,寓教于课本,学生有时高歌吟唱,有时操练乐府,灌注着爱国主义思想。

  后来,他在荷属巴城、英属新加坡等地担任中华学校校长期间,还奉广东总教育会长丘逢甲之命,到南洋一带视察华侨学校,宣传革命。同时与同盟会胡汉民等奔走南洋各埠为革命募集款项,支援国内起义活动。1911年他在黄兴领导下返国参加“三·二九”广州起义,战斗中腿部负伤。起义失败后,复返南洋活动,等待时机为国效忠。

  矢志报国 百折不挠

  “三·二九”起义失败后,他毫不气馁,与胡汉民、黄兴等人频频联系进行活动。1911年10月推翻清朝的武昌起义成功,他奉命在海外招募民军支援革命,并率领一批民军到西贡与胡汉民会合,经香港到广州,领取枪枝弹药。武装后的民军,如虎添翼。他与朱玉廷率二千民军直扑上海、苏州,待命参加战斗。民军完成使命后,他返故乡重执教鞭,继续进行革命的鼓动工作。

  1912年8月间,他奉北伐军刘士明之命,赶赴台湾从事抗日光复任务。抵台后他与林修五、刘习修等12人密商成立抗日复台革命组织,定名为“华民联络会馆”,推举刘士明为主盟人,12人分任“募集主盟负责员”,会后分赴台湾各地进行革命活动。通过深入发动,会员大增,在台北集会,制订纲领:一、名称为中国同盟会支部,各地对外利用联络会馆或其它名称为掩护,成立分会;二、总会设在台湾大瀛旅社,以便联络;三、任务是扩大队伍,招募会员;四、联络各地抗日志士,组成抗日复台统一战线。

[责任编辑:孟雅诗]

相关阅读: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