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台湾近代化的首倡者——沈葆桢

时间:2013年09月03日 15:37 来源:中国台湾网综合 字号:       转发 打印

沈葆桢(资料图)

  1874年,作为晚清洋务运动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的福建船政创办人沈葆桢,带领舰队以及福建船政水师官兵巡台抚台,并通过开禁、开府、开路、开矿等措施建设、开发台湾,促进了台湾近代化的进程,在台湾的发展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一页。

  沈葆桢(1820年—1879年),字幼丹,又字翰宇,汉族,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代抵抗侵略的著名封疆大吏林则徐之婿。同治六年(1867年)到光绪元年(1875年),沈葆桢任福建船政大臣。任内8年,他主持马尾船政局创建、投产,历尽艰辛,完成了第一期造船计划。他重视培养海防人才,设立船政局前、后学堂,为中国近代海防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和专业骨干。同治十三年(1874),清廷派沈葆桢为钦差大臣,赴台办理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筹划海防事宜,办理日本撤兵交涉。由此,沈葆桢开始了他在台湾的近代化倡导之路。

  进士出身 林则徐外甥兼女婿

  沈葆桢长相一般,个子偏矮,而且小时候还非常多病,“屡濒于危”。而林则徐能够将小女林普晴嫁给他,应该是早就看好沈葆桢的前程的。

  沈葆桢11岁那年,父亲沈廷枫好不容易中了举人,紧接着赴京应礼部试时,曾把沈葆桢带上, 不是带到京城,而是带到南京,此时林则徐正在那里担任江宁布政使。沈廷枫把儿子留在南京,然后独自北上应试, 未中,返家时又拐到林则徐那里将沈葆桢带回。就是这段时间,林则徐可能看上了沈葆桢, 第二年即定下了亲上加亲的娃娃亲。

  沈葆桢多才好学,室名“夜识斋” ,尤工于书法,笔意苍劲, 法度谨严,间作山水。其诗词也经常得林则徐指点。最为有名的一次,是沈葆桢书咏月诗一首, 请林公过目,其中两句曰“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必清辉满十分”, 颇显自傲。林则徐看后改成“一钩已足明天下, 何况清辉满十分”。林公的谦虚进取之心跃然纸上, 令沈葆桢佩服不已。

  沈葆桢与妻感情甚笃,从其贫穷之时夫妻相互扶持的家事中可以看出。两口曾相伴赴京赶考。后来,沈葆桢中进士, 入翰林院,直至外放九江知府,还是过着贫穷的生活。抵省城赴任时的沈葆桢, 身无分文,向人“ 挪川费百金”,是借的盘缠。至省城后, 他租了二进三间排的房子,“每月租足纹十一两五钱”, 他为此发出了“屋价之贵, 可谓极矣”的感叹! 但接着他又借200 两银子寄给妻子。在房价飞涨上天的今日,时人对此不知如何感想。

  沈葆桢安顿就绪, 书写长信一封,其后附长诗一首, 表达对爱情的忠贞。诗中写道:“忽闻犬吠便心惊, 望眼如穿万里程。一穗残灯人不寐,夜深独自听车声。生生世世许同心, 一刻体谅十万金。身似鸳鸯分不得,寒宵况是病中荼。……别来新梦太分明, 说与君知君莫惊。君处春来又春去,人间天上几书生。”

  对爱情忠贞不二的沈葆桢,以事业的拼搏,回报生活。此后, 沈葆桢因在与太平军的作战中屡获军功,而被曾国藩推荐, 并于1862年擢升江西巡抚,操办军务。1864年太平天国失败, 清廷赏授沈葆桢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和头品顶戴。经左宗棠推荐,1867年沈葆桢任船政大臣,1875 年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达到事业的顶峰。

沈葆桢夫人林普晴像。(资料图)

  激战洪扬,江西擒得太平天国幼天王

  沈葆桢被授江西九江知府时,九江已被太平军攻克。于是,沈葆桢就到曾国藩军中主管营务,次年六月调署九江广信知府。

  上任九江广信知府后,沈葆桢立即到河口筹饷,适逢太平军杨辅清部连克贵溪、弋阳,进逼广信。沈夫人林普晴整血修书向浙江玉山总兵饶廷选(福州人)乞援,终解广信之围,沈葆桢因此于咸丰七年(1857年)升任广饶九南道。咸丰九年(1859年)六月,又以阻击太平军和剿办弋阳土匪之功,赏加按察使衔,随即以亲老辞官回籍。咸丰十年六月,调任吉南赣宁道,又以亲老辞,未赴任。皇帝命其在闽与地方官共办团练。同年十二月,经曾国落推荐,沈葆桢出任江西巡抚。

  在江西巡抚任上,沈葆桢全力抵抗太平军。同治三年(1864年)六月,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护幼天王洪天贵,从皖浙边界进入江西,想借道去广东。沈葆桢命席宝田督师追剿,在江西石城俘获洪仁玕和幼天王。因此,沈葆桢再获赏,清廷赏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加头品顶戴。同治四年(1865年)三月,沈葆桢因母病逝,回闽奔丧。

[责任编辑:孟雅诗]

相关阅读: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