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传统文化非遗

“非遗”柳腔:即墨地儿,柳腔戏儿

时间:2013年12月02日 13:58 来源:中国文化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进了即墨地儿,踩了两脚泥儿,吃着地瓜干儿,听着柳腔戏儿。”柳腔是山东即墨地区独有的一个比较古老的地方剧种。它始于清朝乾隆年间,有300多年的历史,旧时被称为“拴老婆橛子戏”,是从山东境内广泛流传的“本肘鼓”的基础上演变而来,语言通俗易懂,曲调朗朗上口。著名诗人贺敬之曾即兴写下“杯接田单饮老酒,醉人乡音听柳腔”的精彩诗句赞美柳腔艺术。2008年,柳腔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柳腔的曲调有花调、悲调之分。花调欢快舒展,适宜演喜剧;悲调低沉而缠绵,多用于悲哀之戏。柳腔传统的剧目有120多部,内容多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故事,以“四京”“八记”为主。“四京”指《东京》、《西京》、《南京》、《北京》;“八记”为《罗衫记》、《玉环记》、《火龙记》、《绣鞋记》、《钥匙记》、《金簪记》、《风筝记》、《丝兰记》。此外,反映家庭伦理道德的剧目也不少,如《七人贤》等。

  一代代的柳腔艺人走村串寨,在乡村的土台上和场院里进行创作、演出,他们的艺术实践为柳腔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54年,柳腔艺人刘作廉联合即墨西部柳腔艺人组成了即墨民艺柳腔剧团,并正式进入即墨一带的剧场演出,让柳腔这一小剧种真正走上了大戏台。1956年,剧团转为集体所有制,改名即墨县柳腔剧团。同年10月,张秀云等柳腔艺人应邀进京演出《割袍》等剧目,获得极大成功。受到刘少奇、周恩来、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得到了郭沫若、田汉、老舍、梅兰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的肯定和赞扬。“文革”开始后,专业柳腔剧团被撤销,业余柳腔剧团也随之解散。直至1976年10月,即墨柳腔剧团才重新组建,成为目前仅有的柳腔专业演出团体,享有“天下第一团”的称号。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资金不足、人员不整、市场萎缩,柳腔剧团的发展陷入困境。而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剧团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007年,剧团不仅改制为事业单位,拥有了18个编制,更名为即墨市柳腔艺术中心,而且获得即墨市财政70余万元的拨款,购买了新的舞台车、灯光、音响等设备,添置了新戏服。随着传统文化再次受到人们的青睐,剧团的演出场次逐年增加,平均每年下乡演出200多场,为群众送去柳腔的精品剧目。

  为保护和传承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即墨市政府加大投入,在市中心建起了总面积为12850平方米的柳腔艺术文化中心,注重柳腔剧本及相关资料的征集和挖掘工作,出版了《柳腔研究》等书籍。剧团还录制了几十盘柳腔戏光碟,不仅在全国发行,还传播到韩国、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我国香港等地区,使柳腔成了对外文化交流的媒介。为了使柳腔艺术后继有人,当地政府和剧团还特别注重对青年演员的培养,在艺校开设柳腔专业班,毕业生可直接进入剧团工作。在前不久由中国戏剧家协会、江苏省文化厅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总决赛中,学员们以其精湛的表演喜摘“小梅花”金奖。(张 萍 于正建)

[责任编辑:郜利敏]

相关阅读: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