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交流与合作

《读者》入岛3年:人文“灵魂”适应台湾“土壤”

时间:2013年12月30日 09:06 来源:中新社 字号:       转发 打印

  2011年1月1日,《读者》成为第一本经核准入台发行的大陆期刊,至今仍是唯一。

  《读者》杂志社社长富康年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三年时间,《读者》坚持‘远离腥膻色,弘扬人性真善美’,人文‘灵魂’逐渐适应了台湾‘土壤’。”

  《读者》1981年3月在兰州创刊,最高月发行量曾达1003万册,目前每月发行量750万册,亚洲排名第一、世界综合类期刊排名第三,累计发行近15亿册,在9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售。

  “《读者》初入台湾市场时,台湾整体对大陆杂志并不了解。”富康年介绍说,《读者》最初在台发行量每月仅5000余册,如今已增长到每月20000册。

  进驻台湾前,《读者》杂志社对台湾市场做过充分调研。“台湾有2300多万人,期刊市场成熟,整体运营与国际接轨,竞争非常激烈,同类刊物发行并不大。”富康年说,《读者》能在台湾“生根发芽”实属不易,主要依靠三大“法宝”:内容健康、文风清新、品位高尚。同时,读者杂志社加大宣传和营销力度,维持相当的热度,从而使杂志为越来越多的读者知晓、认可。

  《读者》以繁体版的月刊在台湾地区公开发行,对台湾读者“格外体贴”。富康年说,台湾《读者》每月一期,内容精选自大陆版每月两本的《读者》,发至台湾后,由当地编辑进行语言和文字上的转换,变为符合当地语言习惯的文字,重新设计版式后再在台湾出版发行。

  为融入台湾本土文化,《读者》每年还举办多场“读者分享会”。富康年说,台湾一位93岁的读者每年都报名参加“读者分享会”,在现场和主持人及其他读者一起分享阅读的心得;一位台湾的大学老师,以《读者》作为他授课的资料,每期都坚持购买。《读者》的编辑社还常常接到来自台湾读者的电话,询问投稿及购买事宜。

  富康年说,《读者》连续三年参加台湾最盛大的书展——台北国际书展,不少读者当场订阅。此外,《读者》杂志作为优胜者奖品对台湾最有影响力的学生作文比赛“联合杯作文大赛”进行了赞助,获得了学生读者的认可。

  “《读者》不仅仅是‘心灵鸡汤’,更是了解大陆生活的真实窗口。”富康年说,《读者》与大陆民众的生活关系密切,从年轻的学生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从“陆配”到留学生,他们通过《读者》的平台进行交流,更直观更深刻地感受到大陆的人情世故、经济文化、社会发展。

  《读者》在台湾保留了大陆版朴素淡雅的外在风格。富康年透露,为进一步融入台湾市场,学习台湾先进的出版理念,2014年确定将《读者》改为彩色印刷,定价不变。

  此外,富康年还说,《读者》2014年计划在台湾推出一个客户端,以数字化形式作为《读者》台湾版的辅助阅读工具。(闫雅琪)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