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交流与合作

两岸青年追忆艾黎精神 丝路重镇共叙同胞之情

2017年07月11日 09:02:09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两岸青年在培黎国际职业学院的“情系培黎”校园群雕前合影

  两岸青年在培黎国际职业学院的“情系培黎”校园群雕前合影。(中国台湾网 张亚静 摄)

  中国台湾网7月9日张掖讯 (记者 张亚静)7月9日,2017年台胞青年夏令营北京分营一行来到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市山丹县。七月的山丹流光溢彩、生机盎然,湛蓝的天空,棉花糖般的云彩,阳光照射在大地上,抚摸着每一寸土地,热情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两岸青年参观山丹艾黎博物馆并举行了纪念仪式,随后前往山丹培黎学校以及正在建设的培黎国际职业学院进行参观,以此深切缅怀伟大的国际友人路易·艾黎,重温习仲勋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他的伟大友谊。

  路易·艾黎是新西兰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27年,他从新西兰沿“海上丝绸之路”来到上海,在中国工作生活长达60年,把毕生精力和全部智慧无私奉献给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被誉为丝绸之路中华灿烂文化的国际传播者。

  感受丝绸之路文化,拉近同胞心与心的距离

  鲜花不仅寄托哀思,更象征着友谊。在纪念仪式上,两岸青年代表向艾黎雕像敬献鲜花,以此表达崇敬和哀思。中共山丹县委副书记、县长陆思东,中共山丹县委常委、统战部长李云,山丹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周祖国,北京市台联联络部部长杨浩等参加纪念仪式。

  山丹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周祖国对两岸青年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城镇,山丹有许多历史文化元素和自然景观值得大家去体验、鉴赏和探寻,希望台湾的青年通过此次活动能够加深对大陆西北部的了解与认识,把在山丹的风光名胜、所见所闻分享给亲朋好友和更多的台湾同胞,从而进一步拉近海峡两岸的心理距离和情感认同。

  “这次组织大学生从台湾来到山丹,是对艾黎精神的弘扬,也是促进丝绸之路文化的交流”,中华两岸交流促进会名誉理事长蔡秉宪在发言中表示,希望通过这次的交流活动,能够吸引两岸更多的人加入弘扬艾黎精神的行列,加速落实“一带一路”建设。

  高雄市青年联合协会理事长王钟贤说,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大家认识路易·艾黎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并学习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发扬艾黎艰苦奋斗精神,携手共建“一带一路”

  1941年,艾黎与同英国记者乔治·何克一起成立了培黎工艺学校,培养了一批有吃苦精神、注重实干的技术人才,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53年,山丹培黎工艺学校由西北石油管理局接管。艾黎去北京定居,但他的心却时时惦念着山丹。1984年,艾黎提出重建山丹培黎学校的建议。山丹培黎学校恢复重建后,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国际组织、友好人士的热情关怀和无私援助,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如今已成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

  应艾黎邀请,1988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习仲勋同志担任山丹培黎学校名誉校长,历时14年。1998年3月,习仲勋同志亲笔题字“发扬艾黎艰苦奋斗精神”,祝愿学校发展越来越好。

  正在建设中的培黎国际职业学院的“情系培黎”校园群雕后雕刻着“巍巍祁连,浩浩若水。伟人远去,功德长存。饮水思源,感恩系之,由事兴叹,激励后人,一带一路,宏图远略,兴国耀邦,人才为本,培黎学院,再铸辉煌。”

  北京市台联联络部部长杨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组织这次参观和纪念活动,是希望两岸青年了解艾黎先生在中华民族危难之时伸出援助之手的国际主义精神,从而感受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族同胞的深厚友谊,更深层次的领悟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中华民族与世界联通的经济之路,更是与世界各族同胞心手相连的感情之桥。(完)

纪念仪式

  纪念仪式。(中国台湾网 张亚静 摄)

两岸青年参观路易?艾黎博物馆

  两岸青年参观路易·艾黎博物馆。(中国台湾网 张亚静 摄)

山丹县领导与2017年台胞青年夏令营北京分营营员参观正在建设中的培黎国际职业学院

  山丹县领导与2017年台胞青年夏令营北京分营营员参观正在建设中的培黎国际职业学院。(中国台湾网 张亚静 摄)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