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是路遥逝世24周年纪念日,《路遥年谱》日前由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发行。《路遥年谱》共20万字、数十张珍贵照片,是一部记述路遥生平、创作的编年体的图文著作。这部年谱以大量文献和书信资料为依据,汲取相关研究成果,全面反映了作家路遥的生平与他的文学时代。
《路遥年谱》的作者王刚,与路遥同为清涧县人,现为路遥纪念馆特聘研究员。他历经十多年时间,遍访路遥生前好友、同事、家人,广泛挖掘、查阅、收集相关文献、档案、文件以及影像资料。历时五年完成《路遥年谱》,尝试客观地还原一个更加立体、复杂而又深刻、本真的路遥。《年谱》的出版,给路遥研究、陕北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史料和佐证,对认识路遥、解读路遥的相关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从1949年路遥出生,至1992年路遥逝世,详细记载了路遥一生的生活与创作轨迹,为读者把握与解读路遥作品提供了更加丰厚的写作背景,从而使读者对路遥的创作资源、精神气质以及文学贡献能够有更加准确、深入的理解。另外,这部著作独具学术视野,作者在整理路遥年谱之余,又将新中国文坛、陕西文坛的关节事件与重要人物穿插其间,将路遥及其作品置于整个新中国文艺、陕西文坛发展的脉络中思考,为读者提供了路遥及其作品得以生成的文艺环境与地理条件,进而为重新审视路遥及其作品在文学史上的位置打开了新的空间。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程光炜曾在《文学年谱框架中的〈路遥创作年表〉》一文中指出:“我们过去看不清楚的问题,现在能够稍微看得清楚一些了。虽然路遥的文学史定位现在还是一个问题,然而这不妨碍我们先行把路遥列为较早建立文学年谱的作家。”
《路遥年谱》完稿以后,程光炜第一时间读完此书,并为其作序:“我留意到王刚先生在叙述作家这些事迹的时候,态度是平静的,文字也尽量平实客观,不太夹杂自己的感情。这与梁启超在‘研究法’著作强调应该让事实自己说话,而不是传记撰写者出来说话的观点,正好不谋而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建军读了《路遥年谱》后说:“路遥象征着中国当代文学的精神高标,而他的业已成为经典的作品,则是中国二十世纪文学重要成就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路遥的写作是充分自觉和成熟的,因而,他的文学经验就特别值得人们珍惜和研究。王刚的《路遥年谱》无疑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认识路遥,有助于人们了解他的创作。”
《路遥年谱》(插图版)一书由背景性因素和主体性因素两部分构成,完整而简约地呈现了特殊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学氛围,细致而清晰地记录了路遥的生活和创作历程。作者对资料搜集下了很大功夫,与路遥有关的史志、传记和回忆性的文章,他都注意到了,因而,扎实和详备也就是此书的一个显著优点。”
青年作家杨柳岸认为:“身为晚辈和路遥同乡的作家王刚(笔名秦客),得以在文字的蛛丝马迹中还原前辈作家曾经的精神苦旅,感受一个同乡作家留在这个世间的巨大的精神能量。青年作家王刚用一本书走近一个作家,用一本书感受一颗文学灵魂,与之交流文学与生命体验。他借以写这位他的同乡前辈,也算回顾了一下故乡的往昔岁月,也算做了一次精神回乡之旅。”
《路遥年谱》(插图版)问世,为路遥的编年史与路遥研究提供了基础性资料。此次《路遥年谱》 的出版虽难能可贵,但仍然有可修的订空间,仅“文革”期间就有很大增补空间,虽受客观条件限制,但随着档案的逐步开放、新材料的增加,希望这部《路遥年谱》在今后愈加完善。
[责任编辑:杨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