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中场休息》是美国作家本·方登的长篇小说
最近,李安导演的电影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国内热映。
一开始,大家都在关注这部电影的技术突破。每秒120帧/秒,“Immersive Digital”(沉浸式数字化)等。随着上映时间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观众发现,这部电影中技术突破带来的体验,给观众的印象,很难跟《阿凡达》的技术突破相比。
李安终究是文艺片导演,他在这部电影里所要表达的东西,耐人寻味之深,已经超出了大家对技术的关心。技术革新,对电影很重要,因为电影是视觉艺术,是观看的艺术。
但在几乎与现实同等高清的影像面前,我们看到了又会怎么样,会怎么想,也是重要的。毕竟电影提供的内容,还是心灵的对象。这部电影改编自美国作家本·方登的小说《漫长的中场休息》。
在电影热映时,很多人也注意到,这部小说已悄然被引进国内,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正以其优异的文学性和思想性,吸引着一大批读者。
漫长的中场秀
看透战争外的世相残酷
本·方登写这部小说,是受到他目击的一个真实又荒诞的事件的触动。
那是2004年的感恩节,方登看到电视机里的这样一幕:美国橄榄球职业联盟达拉斯牛仔队比赛的中场秀上,在流行音乐组合的夸张表演中,一群身穿沙漠迷彩服的士兵不停做着“向后转”的动作。这些士兵,刚从炮火横飞的战场上下来。
这一幕,让方登感到很讽刺、很荒谬。2012年,他将自己的感受写进了首部长篇小说《漫长的中场休息》中。他将自己看到的士兵,用想象虚构“还原”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以表达对美国社会一些浮夸、虚伪现象的批判。
在这个故事中,19岁的美国少年比利·林恩,因为挚爱的姐姐遭遇车祸深受重伤,而姐姐的男朋友却在医院提出分手。比利愤怒地把姐姐男朋友的豪车给砸了。为让他能免遭法律惩罚,父亲给他报名参军,远赴伊拉克战场。
在一次战斗中,比利和同班的几名战友,取得了一次面对面肉搏的激烈战斗的胜利。比利和战友们奋勇持枪战斗的画面,被一台废弃的摄像机录下了一段3分43秒的视频。
这段视频被传回美国国内,他们成了战场上的英雄。比利和战友们被允许回国进行为期两周的“凯旋之旅”,接受民众的欢迎,振奋人们的士气。
在凯旋之旅中,比利和他的战友们,被安排去了很多场合,配合一些浮夸的表演。比如在动物园新建的栖息地里与猴子僵硬地互动,还被邀请在美国“超级碗”橄榄球比赛的12分钟的中场秀上出现,配合流行音乐组合的表演。
绚丽的礼炮烟花在舞台上升腾,在比利和战友们的耳边炸响。那一刻,比利的大脑开始感到出离:舞台的礼炮烟花与伊拉克战场上的真实炮火彼此混淆,伴舞演员身上的亮片,仿佛是在战场上擦身而过的密集子弹。流行天后迎面而来,喷着血红嘴唇做着夸张庸俗的表演,让他联想到是面对面肉搏杀红了眼的敌人。
好莱坞导演看到了比利和战友们“英雄故事”的戏剧性,以及商业价值。他们想要得到授权,把比利和战友们在战场上的故事改写成电影剧本。单纯的士兵们答应了,他们希望能得到一笔报酬,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者给家人买礼物。
但是,投资商却给这几位士兵开出非常低廉的价格,以试图赚取暴利。并且,投资商振振有词说,比利和战友们的故事,并不属于他们自己,而是属于整个国家。而且这种故事戏剧性,如果不很快拍成电影,就会被人们忘记,从而失去商业价值。
此刻的比利,感到非常悲哀:这些没有去过战场的人,口口声声对“英雄”说着感谢,其实他们并不真正关心“英雄”的命运。一切都是生意。他们并不懂得战场的残酷,对战争也有着肤浅的看法。他们说着冠冕堂皇的话,骨子里其实只是把自己和战友当成一个符号化的所谓英雄,或者道具。并没有谁会去真正在意这个英雄符号的真实处境和内心感受。
当比利和战友被同胞围着,以猎奇的心态,让他们详细讲述在战场上杀掉一个人到底是什么感受时,比利感到崩溃了,“怕死是人类灵魂里的贫民窟,要想摆脱这种感觉,就需要继承相当于上亿遗产的精神力量。真正让比利嫉妒的是,这些人竟然可以若无其事地把恐惧当作谈资。此刻,他为自己感到难过,随时会崩溃地大哭。我是个好士兵,比利对自己说,难道我不是个好士兵吗?那么一个好士兵为什么会感觉如此糟糕?”
他不断在内心质疑:当你经历的最糟糕的一天:腹背受敌、反击、最好的朋友在身边死去、反击杀掉一个活人,这一切对人来说太残酷,你只是凭着本能去做这些事,但是你的行动在别人眼里却是英雄。
在你经历的最残酷的一天,却别人要求一次次复述,用欢声笑语去说出这一切。一场举国欢腾的中场秀,成了伊拉克战场的镜面复刻,是一面扭曲失真的照妖镜。上流社会谋利益,中产阶级看热闹,战争及其炮制出的英雄成为人人追逐的掘金桶。
比利此刻遭遇到人生最大的心理困境和对庸俗社会价值的怀疑。“打仗确实烂透了,可他实在看不出这种无聊的和平生活又有什么好的。”他们又回到伊拉克,继续剩下的11个月兵役。这两个星期,不过是伊战之于B班的中场休息。
比利和战友们经过这个“中场休息”后,在安慰和满足了人们的欲望后,拒绝了姐姐让他离队的建议,选择回到战场与死神博弈。
方登用这样的语言来表达比利的心情:“人能知道什么呢——过去是一片迷雾,吐出一个接一个的幽灵,现在是以时速90英里在高速公路上风驰电掣,将来是深不见底的黑洞,任何猜测都是徒劳的。尽管如此,比利知道,至少他觉得自己知道,这个想法已经深深植入了他真切的悲伤中。比利一边想一边找到安全带,咔嗒一声扣上。这一声像是终于锁住了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他准备好了。奔赴战场。再会,再会,晚安,我爱大家。车子启动了,比利躺在椅子里,闭上眼,试着什么都不再去想。”
不仅仅是反战
还从哲学深度反讽现代社会
《漫长的中场休息》2012年出版后,迅速受到读者的关注。在美国入围“2012年美国全国文学最高奖”,在英国获得“BBC 21世纪12本必读小说”殊荣。2016年,被译为中文出版。据说,李安拿到这本小说后,看到中途就很受震动,决定将之搬上大银幕。
《漫长的中场休息》虽然以伊拉克战争为背景,但重点并非在于前线的故事,而是透过比利的眼睛,重新审视美国社会,用幽默又细腻的语言批判美国社会的种种乱象。
19岁的少年比利,在战场上,战场下,经历了“天真无知-顿悟-幻灭-觉醒”的过程,他的内心开始思考战争的实质,开始质疑社会的庸俗。他见识到了美国的另一面,也让他对生命和死亡有了全新的认知。
所以,这部小说,并不是简单的反战小说。作者方登在反思战争的肩膀上,还反思浮夸的、虚伪的、冷漠的、商业的庸俗社会。与战争的荒谬与价值漂移相比,人生的局限性,是他更想要表达的哲学思考。
方登说:“人类的经历是复杂的,令人困惑的,多层次的,模糊不清的,开放式的。我想小说家想要做的,或者说最起码我这个小说家想要做的,是尽可能多的捕捉到复杂和多种可能。”
更多读者看后表示:“这说到底是一个成长的故事,它让一位此前对世界懵懵懂懂的年轻人,忽然开始思考自身的境遇,思考身边的一切了。”
如果非要扯到反战,那么作者反思战争的角度也很特别。一部电影当然无法为美国持续多年的中东政策下一个结论,作者也无意直截了当谴责谁。比起战争的荒谬,现代商业社会的虚伪,才是最让这个新兵在短暂回到美国进行杂耍式的被英雄化后,拒绝姐姐的建议,依然选择返回伊拉克的原因。
战争伤害了他,他也通过战争,看透了世界的平庸。他内心的折磨还在,只是他会在一种更为清晰的层面上继续经历创伤与痛苦,希望与失望,体会处离感与存在感的碰撞。
阅读这部小说后,不难发现,在《漫长的中场休息》中的孤独感,价值迷惑,精神迷茫,灵魂的荒寒感,在1925年出版的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1961年出版的黑色幽默经典小说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中,都可以看到。
以至于有人称《漫长的中场休息》是“伊拉克战争版的《第22条军规》”,或者是“当代版《了不起的盖茨比》”。同样的华丽盛宴、同样的冷漠人心。华丽的盛宴,与残酷的真相,同时共存。纸醉金迷,又荒寒无比。
其实,表现这种后现代的虚无和荒谬,是美国小说的强项。其源头在于西方现代哲学中存在主义思想:生命是渺小的,价值是脆弱的。(张杰 王琬琳)
[责任编辑:杨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