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要闻

澳门老街的守望

时间:2014年12月16日 09:21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12月中旬,澳门半岛已颇有寒意。午后风起,一阵阵拍打街边店铺紧闭的金属卷帘门。街市冷清,有店铺在装修,风扬起建材粉末,使空气闻起来有特别的味道。这条街的名字也特别,叫十月初五日街,曾是澳门最繁华的街道之一。

  “这是80年前的照片,上面是家父创立的药材行,他早年从大陆过来,起初打工,后来挣了些钱,就开了这间铺。”陈德培指着镜框里的一张黑白照片说。照片里的老街上,商铺林立,路边有小童嬉戏,三轮车来往,“大全堂参茸药材”的招牌赫然入目。现年74岁的陈德培是十月初五日街47号大全堂中药房的老板。

  十月初五日街是一条老街,因纪念1910年10月5日葡萄牙发生的革命而得名。老街又称泗孟街,位于澳门半岛西部内港区,横贯花王堂区、大堂区与风顺堂区,全长600多米。100多年前,这里曾有泗孟码头。后来码头周边扩展成街道,便取名泗孟街。现在码头已经拆掉,只剩一面牌坊。

  父亲过世后,陈德培继承家业。十月初五日街上的大全堂是药房总行,别处还曾有两间分店。“现在没有分店了,因为人手问题。后生不入行。初入行,先不说药性,首先要了解药材的形态,起码要一个月才知道药材叫什么名,长什么样。现在药店常用药物就有400多种,年轻人觉得好麻烦。”陈德培说。

  他说,现在澳门博彩业吸引大量人才,像中药房这样的中小企业请人困难,尤其中药是比较旧式的行业,年轻人觉得工作时间长、待遇不理想,所以很难找到年轻人入行,老街上的其他店铺也遇到同样的问题。

  说话间,一对60多岁的夫妇来店里买药。先生也姓陈,他告诉记者,自己出生在澳门,原来住在老街附近,后随家人移居加拿大温哥华。这次回乡,恰逢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感觉澳门变化很大,经济发展得好。说起老街附近的人和事,两位陈先生相谈甚欢,夫妇俩还在店里买了好几味中药。

  久居海外的陈先生介绍说,20世纪前期,十月初五日街曾是商业繁荣、人流畅旺之地,许多茶楼创设于此,著名的有六国茶楼、大龙凤茶楼和冠男茶楼。早期著名的博彩公司泰兴娱乐总公司、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曾分别于1937年和1962年在这条街开设赌场。

  循着悠扬的粤曲,记者走进大龙凤茶楼。正是下午茶时间,上了岁数的食客们三三两两地坐在圆桌边,有人一边听戏,一边喝茶吃点心,有人看报纸,还有人伏案午睡。唱曲的也是一位长者,伴奏是一台扬琴和一把二胡。戏台边的墙上挂着一面金黄色的锦旗,上写“澳门大龙凤曲艺会”。锦旗上绣着一龙一凤,其状栩栩如生。

  创建于1860年的康真君庙坐落在老街中段。庙前广场上,几名工人正在为民政总署举办的活动搭建帐篷。现场监理的叶小姐说,民政总署基本上每月都会在这里组织活动,这次是今年最后一次。路过的老街坊告诉记者,近年,澳门特区政府在庙前空地举办多种康乐活动,使这里逐步成为具有怀旧特色的旅游景区。

  旅游业是澳门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根据官方统计,澳门去年接待游客近3000万人次,其中内地游客占了六成以上。

  来自福建的王小姐是首次踏足澳门,她对记者表示想在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前来实地感受一下澳门的变化。“本以为澳门文化很单一,其实很多元化。我能感受到澳门人对祖国的认同,很有亲切感。”她说。

  来澳门旅游,买手信是许多人的“指定动作”。在靠近大三巴的“手信一条街”上,“钜记”、“咀香园”等澳门老字号每天迎来送往一批批游客,其中大量是持不同口音的内地同胞。

  钜记在澳门手信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位。其掌门人梁灿光在接受媒体访问时曾用“多到无法统计”来形容内地顾客的具体人数。梁灿光说,回归前的生意远没现在那么好,那时94%的顾客来自香港,而现在60%的顾客来自内地,内地顾客早已成为钜记的第一大客源。

  十月初五日街上的英记饼家也是有名的手信店,在澳门共有5间店。自称“好姐”的店员罗女士热情地拉住记者试吃新品“蛋白蛋卷”。好姐说,别看老街上有些店关着门,那是在重新装修,今后再开张一定会吸引更多人,特别是内地游客过来。

  (黄歆)

[责任编辑:普燕]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