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猕猴能读懂人类受它们的启发所做的研究报告就好了。如果它们得知曾有62位美国已婚妇女连续3个月每晚临睡前都将猕猴“性信息素”抹于胸前,会怎么想呢?但是先生们却没有更频繁地与他们涂了性信息素的太太发生性爱。不仅如此,性信息素似乎没有起到任何效果。只不过后来我们都开始说一句话,叫做“我得把我胸口的东西擦掉”。原文为“theres something I need to get off my chest”意为“将无法承受的秘密吐露出来”。但如果不作引申,其字面意义又可以是“我的胸口有(脏)东西,我得把它擦掉。”——译者注
62位美国妇女为何如此?简言之,她们是有偿受雇于研究人员。(每天1美元,在1977年的过去。)具体地说是因为观察猴类的科学家一度认为,猕猴在雌猴排卵期性爱趋于频繁,不是因为母猴受激素影响而采取了主动,而是因为母猴分泌性信息素——一种直接影响行为的化学物质——而导致公猴采取了主动。(性信息素促进交配在其他门类的动物中常见——比如在昆虫、啮齿类动物和猪身上——但至当时为止,灵长类动物是否也通过闻嗅性信息素产生性欲还无人知晓。)
猕猴性信息素可增加猕猴间——以及在应用在人身上之后,也增加人之间——性爱的猜想,最早始于英国某猕猴研究组织的一位神经内分泌学家。1971年,理查德 迈克尔称自己在母猴的阴道分泌物内发现了一种化合物,公猴嗅之会性欲大增。(不过这样的公猴不多。评论人说,一半的研究数据都是从两只公猴身上得到的。)迈克尔将这种所谓的性信息素称为“copulins”(生造自“交配”的英文“copulate”)。迈克尔很快将它作为吸引素申请了专利。费城莫内尔化学气味研究中心的乔治 普莱蒂说,此后许多香氛公司都在自家香水里加入了合成猕猴交配信息素。看起来好像很恶心吧,但跟另一种据普莱蒂说由“滑雪运动员包伤口的石膏内部”刮下来的物质制成的劣质代用性吸引素一比,就小巫见大巫了。我每写此词,脑中便不禁浮现一群亟待交配的小生物,登上“企业号”科幻剧集、电影《星际迷航》中的明星飞船。——译者注的场面。
但有些内分泌学家却对迈克尔的理论存疑。D A 古德福特与其同事三人,在威斯康星地区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配出一种“lavages”——这个好听的法国名字,指的是由冲洗发情猕猴的阴道而得的液体——涂在中性(即不再产生任何激素的)母猴的尾部。如果“交配信息素”确实有效,公猴理应与涂抹了“lavages”的中性母猴交配,但公猴没有这么做。
[责任编辑:吴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