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专家研讨贵州安顺屯堡文化保护

时间:2013年12月05日 13:57 来源:中国文化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由中国文物学会世界遗产研究委员会、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项目办公室、贵州省文化厅等单位主办的贵州屯堡文化暨西秀区鲍家屯遗产保护研讨会,于12月3日至4日在贵州安顺举行,20余位国内文物、城市规划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在会议上就屯堡文化及鲍家屯的保护发展建言献策。

  专家们表示,屯堡和屯堡文化,是一部完整保存至今的明朝历史,是研究明朝和我国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历史不可多得的资料。应加大对安顺屯堡文化保护和抢救的力度,减少对屯堡的外来介入、干预,加强对商业开发的管理。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协调保护,让文化能继续真正地“活”在老百姓的生活中。

  “‘保护和利用’是一对长期的矛盾,如何平衡两者关系,让屯堡既能得到有效保护,又能合理利用以求发展,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让更多的人认识与了解屯堡文化遗产,并且通过对屯堡文化遗产的认识与保护,把这一独有的文化旅游资源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安顺市西秀区相关负责人说。

  明朝初年,为巩固对西南地区的统治,明朝政府开始在贵州推行屯田制度,将大批军队屯驻农村,使屯军和家属立寨安居。此外,“调北填南”政策,使得大批居民从江南等地区被强行征调迁来黔中,就地聚族而居,与屯军一起,形成军屯军堡、民屯民堡、商屯商堡,构成安顺一带独特的汉族社会群体——安顺屯堡,并形成极具特色的屯堡文化。如今的安顺屯堡,是保留明朝遗风相对最为完整的地区。鲍家屯位于安顺市西秀区,屯内一处仍在使用的明朝时期水利工程受到相关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安顺屯堡于2010年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记者刘修兵)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