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海南临高不断放大“文化遗产”品牌效应

时间:2013年12月05日 14:22 来源:海南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 本报记者 杨勇 特约记者 吴孝俊

  原标题:放大“文化遗产”品牌效应

  “通过深入挖掘、搭建平台、推行特色文化广泛普及等方式,不断增强临高本土特色文化生命力,放大临高人偶戏、哩哩美渔歌两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效应,加快临高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临高的文化品位,提升临高美誉度和知名度。”今天上午,临高县副县长段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临高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元素丰富多彩,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被评为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有临高人偶戏、“哩哩美”渔歌、临剧、“咙么哩”山歌、临高八音、庞妚燕哭夫词、渔家服饰等,其中临高人偶戏、“哩哩美”渔歌先后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移动文化遗产方面主要有,临高灯塔、礼魁坊、节孝坊、澹庵泉、高山神庙、寿门坊、临高文庙等,还有海南十大文化历史名镇新盈镇、海南十大文化历史名村透滩村等。

  “今后我们将以培育特色文化为抓手,在充分挖掘临高文化丰富内涵,创新工作机制,鼓励创作一批作品,进一步提升临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段怡表示。“文化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创新,特色文化的挖掘、传承、发展需要鼓励更多的文化文艺工作者去创作,才能保持文化旺盛的生命力。目前,临高一些文化工作机制还未建立健全,再加上资金扶持灵活性和自主性不强,就难于适应当前文化发展形势的要求,文化毕竟要适应文化群众性这一特点。”

  临高人偶戏被誉为“世界少有,中国一绝”;临高渔歌“哩哩美”婉转动听,富于抒情,已流行了近千年,婚礼的洞房之夜男女青年对歌,平时男女青年对歌都唱“哩哩美”渔歌,渔家丰收、祝福、思念亲人亦用“哩哩美”来表达。

  临高连续6年来举办渔歌节、渔民节,开展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进一步挖掘传承、普及推广、多元创新“哩哩美”渔歌、临高人偶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推出了一批文化新品,仅去年,就推出“哩哩美”渔歌80余首、山歌22首、人偶戏歌16首,创作改编人偶戏、临剧剧本40部。

  就如何更好地促进临高人偶戏发展,段怡表示,临高将加大投入,挖掘人偶戏传统艺术,继续办好县职业学校民间艺术班,解决人偶戏艺术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加大对各个人偶戏团的扶持力度,提高各剧团的艺术水平,增加人偶戏的吸收力。同时,大力开发临高人偶戏的其他产品,如人偶戏偶像纪念品、光碟等,让人偶戏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临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展示活动,还组建哩哩美文艺宣传队,成立哩哩美研究会,为弘扬渔歌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段怡说,接下来我们将大力挖掘“哩哩美”渔歌资源,举办各种赛事,利用各种形式、各种场合普及“哩哩美”渔歌,同时,提高“哩哩美”渔歌艺术,创作艺术精品。

  群众文化植根群众、服务群众、快乐群众、为群众喜闻乐见。作为文化工作者要以强烈的责任感,放大人偶戏、哩哩美渔歌这两大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效应,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服务。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