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景德镇南窑发现唐代一座长达78.8米龙窑遗迹

时间:2013年12月10日 10:36 来源:新华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考古专家近期对景德镇南窑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多达数十吨的窑具和瓷片标本。考古人员在遗址中清理出一座长达78.8米的龙窑遗迹。经专家认证,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长的唐代龙窑遗迹。

  南窑遗址位于景德镇市下辖的乐平市接渡镇南窑村东北,是景德镇市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窑业遗存。南窑遗址于1964年被发现,乐平市博物馆分别于1983年和2008年两次对其进行普查、复查。

  2012年,景德镇市政府邀请国内著名陶瓷专家对南窑遗址进行论证,专家们建议对遗址进行正式发掘。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同意,2013年3月至11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乐平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厦门大学历史学院、西北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等单位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考古发掘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文江介绍说,考古人员分三个区域发掘5×5米探方36个,揭示龙窑遗迹2座、10个灰坑、1条灰沟、1条道路遗迹。总计揭露面积1013.5平方米,出土了多达数十吨窑具和瓷片标本。

  其中,考古人员在南窑遗址东南部揭露清理的一座龙窑遗迹长达78.8米,遗迹由窑前工作面、火门、火膛、窑床、窑墙、窑尾等几部分组成,窑内出土有青釉和黑釉执壶、罐、盏、腰鼓等。

  考古专家根据地层叠压关系以及出土遗物,推断出这座龙窑是特色鲜明的中晚唐时期龙窑,并认定这是迄今为止考古揭露最长的唐代龙窑遗迹,也是目前景德镇地区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窑炉遗迹。

  张文江说,这座龙窑遗迹的发现填补了景德镇瓷器烧造窑炉形制最早形态的空白,对于了解当时龙窑的装窑量提供了重要资料,为研究南窑的生产流程、窑炉砌造技术、探索南窑的烧造工艺和当时的社会经济史提供了依据。(记者沈洋)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