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经过严苛的评选程序,第二届“思勉原创奖”在华东师范大学颁出,李泽厚《哲学纲要》、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以及张涌泉《汉语俗字研究》获此殊荣。
作为两年一次的奖项,2011年,以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吕思勉先生命名的“思勉原创奖”,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开始面向全国组织评选。第一届时,田余庆、项楚、裘锡圭、杨国荣的作品获奖。两年间,这一面向文史哲学科的奖项,以其创新的评价机制在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关于人文经典的评价体系也在不断变化。在新的时代,人文经典该如何审视?人文经典的源泉何在?出路又何在?
所谓经典,既要“新”,也讲“旧”
“顾名思义,人文经典应指在思想、文学或学术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赢得了尊重与推崇,或者影响了后人的思想观念,或者构成了继续创作的典范。”北京大学教授阎步克这样描述他心目中的“人文经典”。他说,具体到历史学范畴的经典而论,所谓的经典,至少应该是提出了新论题、采用了新方法或发掘出了新的史实,而且相对于所处的时代,又充分展示出治学的功力与技艺。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