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国家级非遗“太原莲花落”出版光碟 以声音形式保存

时间:2013年12月20日 09:58 来源:太原晚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太原莲花落和太原民歌是我市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原莲花落》和《太原民歌》光碟日前正式出版,两项“非遗”以“声音”的形式得以保存。

  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音像资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的重要手段。今年,太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委托专业人员,将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太原莲花落、太原民歌的传统经典曲目和唱段记录下来,进行整理分类,制作成音像资料并正式出版。

  《太原莲花落》收录了经典唱段23首,《三进太原》、《五子闹堂》、《卖花生》等。莲花落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说唱形式,起源于佛教,流行在宋代。清道光年间,莲花落最早由河南传入山西,始作“太原莲花落”。太原莲花落表演者常为一人,自说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说唱词基本上七言四句为一段,全用太原方言来合辙入韵,内容幽默诙谐。太原莲花落于2011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为太原市歌舞杂技团,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为曹强先生。

  太原民歌源远流长,多姿多彩。史料记载,太原民歌最早源于西周,到明、清至民国,太原民歌纳入了新的元素,把从沿海及外地传来的码头调结合本地语言、民俗,编创出新的曲目,形成了太原地区的北方演唱风格。太原最为显著的特点是虚词、衬字的应用,旋律流畅、典雅、华丽、优美,属山西民歌中的“阳春白雪”。太原民歌今年刚刚列入山西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太原民歌》收录进代表性曲目9首,《晋祠是个好地方》、《小赶会》、《串门门》、《放风筝》、《捣米》等都广为传唱。(记者 辛华)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