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木匠25年著两部长篇小说:写知青爱情 记录历史

时间:2014年01月07日 09:36 来源:扬州晚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1日,本报刊发了《“小木匠”11年完成26万字小说》的消息,报道了仪征木匠蒋万忠用11年的时间写成了26万字长篇小说《白羊山之恋》的消息。昨天,记者再度采访了今年已经56岁的蒋万忠。

  木匠小说描写知青爱情

  2013年12月31日,蒋万忠的第二部知青题材的长篇小说《白羊山之恋》在仪征市陈集镇大房村首发。“其实不是什么首发式,就是我将这本新书捐给大房村的农家书屋,毕竟这里是我的衣胞之地。”蒋万忠告诉记者。

  据了解,《白羊山之恋》取材于40多年前,描写两对城乡男女青年的爱情,一对是出生在地主家庭的左小强和插队女知青高月圆;一对是赤脚医生屠加东和第一人称的女知青陶素梅。两条爱情线再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恋爱方式,抨击了当时的唯成分论,演绎出一幕由城乡差别、社会偏见引发的悲剧。

  朋友玩笑使他走文学路

  蒋万忠1958年出生在白羊山脚下的大房村,初中未毕业就学起了木工,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小木匠”,生意不断,但他心里一直装着一个文学梦。

  刚开始创作的时候,蒋万忠的一位朋友对他说:“你无论在哪个小报上或小杂志上发表一个“豆腐块”文章,就送你5000元。”

  蒋万忠毫不气馁,只当这句话是朋友对他的鼓励。夏天,他一个人钻进蚊帐,挑灯夜战,一遍又一遍修改着文稿;冬天,他猫进自己的书屋,点上油灯,推敲到凌晨两三点。

  2002年1月,他的第一部小说《情祭》经过15年的打磨终于问世了。而第二部长篇小说《白羊山之恋》前后也用了10多年时间。《白羊山之恋》也正是《情祭》的姊妹篇。

  “我只是一个记录者”

  “下放那年我已十岁,那天从上午就开始下着小雨,全村大人小孩一直等到烧晚饭的时候,才看见四位女知青由大队干部带领着向我们村庄走来。到了村庄后她们就分给我们小饼干……多少年过去,然而我没有忘记她们承受的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辛酸和苦难。”蒋万忠说,“如果创作第一部小说《情祭》是回味我对文学热爱的话,那创作《白羊山之恋》,就是我的一个梦想,将40年前我所经历的那段历史和生活,还原再现给当代人们。”

  “这部书不是我写的,我只是一个历史的记录者。”蒋万忠说。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