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中英文双语春联走红 学者:要注意翻译形式

时间:2014年01月07日 09:39 来源:扬州晚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近日,一款标榜为“创意春联”的中英文双语春联在网上迅速蹿红。

  昨天,在淘宝网上,记者见到了这款特别的春联,上联是“合家欢乐纳千祥”,下联是“和顺门第增百福”,与其他春联不同的是,这款春联在汉字旁边还有一行英文翻译。记者在成交记录中看到,最近一个月销售了49副。不少春联店铺中,都有这种对联销售。

  除了中英文对照的春联,记者还在淘宝上找到了“洋春联”,这副春联上联是“Eat Well Sleep Well Have Fun Day by Day”(“吃得不错、睡得不错、天天开心”),下联是“Study Hard Work Hard Make Money More and More”(“学得努力、干得卖力、多多挣钱”)。横批则是由中国网民创造的新词——“Gelivable”(意思可译为“给力可待”)。

  扬州市场上有没有这种双语春联销售呢?记者走访了曲江小商品市场的春联销售商户,并未发现“洋春联”。

  “我是不会在公司里贴中英文双语对联的。”硕包科技(扬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姜近跟表示,“翻译后,英语与原本的汉语已经大相径庭,难以解释,我们会选择送扬州包子给客户,不会选择送双语春联。”

  “这要看情况,我不会轻易在公司内贴中英文双语春联,但是如果我邀请外国友人到我家来过春节,贴个中英文双语的对联还是可以的。”扬州安贝斯玩具有限公司负责人沈爱华表示。

  “中英文双语春联也是一种创新,作为一种春联的新形式也未尝不可。”扬州作协主席杜海认为,这种方式更易于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在值得肯定的同时,也要注意翻译形式,“否则难以让外国人了解对联的原本含义,还会显得不伦不类。”

  扬州文化学者韦明铧也对中英文双语的春联表示了肯定,但他认为,春联是汉字文学特有的表现形式,在对仗、平仄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所谓的英语对联也只是徒有表面形式,没有实质内涵罢了。” (记者 陈高君)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