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实体书店面临阅读人群流失 业内人士:减税是安慰

时间:2014年01月07日 09:56 来源:太原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近日,财政部公布《关于延续宣传文化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其中提到至2017年12月31日,免征图书批发、零售环节增值税。此通知在图书零售和批发行业引起较大反响。部分实体书店经营者认为,这是一个利好消息。但也有人表示,实体书店经营存在“顽疾”,只靠一项政策,难以改变其生存困境。

  免税将大大减轻书店负担

  在过去几年中,国内的一些实体书店纷纷陷入经营困境。第三极书局宣告倒闭、季风书店被曝经营举步维艰、风入松书店停业搬迁、光合作用书店资金链断裂……业内一直呼吁出台政策予以扶持,其中“免税”的呼声最高。但近日免征图书批发、零售环节增值税的政策出台,业内观点却并未统一。有人认为这是一项重大利好消息,但也有人表示质疑:实体书店经营存在“顽疾”,对那些仍在经营的民营书店来说,这项政策能真正挽救它们于水火之中吗?

  时尚廊书店总经理许志强表示,目前书店的增值税大概在13%,免税政策会为书店大大减轻负担。上海钟书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浩则表示,钟书实业公司目前有15家连锁书店,每年上缴的税收总共有几百万元,免掉增值税后,应该能减少税收的三分之二左右。

  这项政策对图书批发行业同样意义重大。北京字里行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一直从事图书批发业务,公司副总经理陈绍敏说,长期以来,图书批发行业利润一直很薄,此前一些图书批发商想方设法逃避缴税,新政策的出台有助于图书批发经营的正规化、规范化。

  业内分析,此次政策的最大亮点是免税优惠扩大到全行业,意味着全国大大小小的民营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店也将享受税收优惠。

  免税能否解局存争议

  但与此同时,业内人士也清楚地意识到,书店的长期生存和发展,仅靠单纯的减税政策还是不够。民营社区图书馆“第二书房”创办人李岩认为,沉重的房租和人力成本,以及低迷的图书销售基数,才是导致一些实体书店陷入经营困境的关键所在,“尤其对一些小型书店而言,销售额原本就很少,减税又能减多少负担呢?”单向街图书馆创始人之一杨文轩也认为,书店生存的关键不在于税收,而在于阅读人群的流失,“减税更多是一种安慰吧。”

  当前混乱的图书销售价格体系,也会相应影响税收减免政策的直接效果。“现在网上书店打折很厉害,一些实体书店也不得不打起了折扣。一个笔记本都比一本书卖得贵,你说作家、出版社、书店的利润怎么来?”陈绍敏认为,有关部门应该加快图书限折令的出台,“如果网上书店和实体书店都能按原价卖书,那减税的意义才更大。说到底,书店不能在价格上竞争,更应该在服务和便利上竞争。”

  “如果书店门可罗雀,再减税也没用。”李岩总结道,书店一定要找到让人来的理由,才有希望。为此,他预测说:“单纯以销售业务为主的书店未来将面临转型,书店或许将变成服务业,而不仅仅是销售业,图书的循环使用,书店的就近服务等,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与此同时,让全民阅读观念深入民心,使更多的人走进书店,才是实体书店真正期盼的“救命稻草”。相较“免税”政策,更值得重视的或许是其中有关扶持书店的意见,如简化开办手续,对房租、经营成本进行直接补贴,税费减免以及贷款支持等。如若这些“意见”能执行到实处,则比单纯免税更能激励业内人士的信心。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