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实用算具
“清华简”研究又有重大发现,包括一种占筮方法,及截至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实用算具。这是记者从7日在京举行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成果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简(简称“清华简”),自2008年7月入藏并开始保护整理,约2500枚。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科研人员的努力下,自2010年底开始,清华简整理报告每年出版一册,此次出版的第四辑报告是清华简整理工作的又一重大成果。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说,此次发现包括一篇题作《算表》的文献,该数字构成的表格,用的是十进制,利用乘法交换律原理,能快速计算100以内的两个任意整数的乘积,还能计算包含特殊分数“半”的两位数乘法,计算功能超过了前几年发现的里耶秦简九九表和古代其他乘法表.
李学勤说,经过研究发现,该《算表》不仅可以将复杂的乘法转变为简单的加法,还可用于除法运算和开方运算。至于古人是否利用该表进行过此类运算,还有待考证。
全国数学史学会理事长郭书春表示,《算表》填补了先秦数学文献的空白,是目前所见到的我国最早的数学文献实物和实用算具。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