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武汉1月9日电 (王恒 罗汝 曹旭峰)9日,湖北省重点文物修复工程——宣恩清代观音堂修复工程全面展开。
观音堂位于宣恩县高罗乡黄家河村,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占地面积8亩,建筑面积1285平方米。当时观音堂的修建汇集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建筑中有徽派“马头墙”、北方四合院大门、云南“一颗印”宅院、江南“四水归一”天井院等,堪称中国南北建筑的精典荟萃。
上世纪抗日战争时期,观音堂成为武汉迁来大学的校舍,是当时知识青年及佛教界人士抗日救亡的主要汇集点之一。观音堂后因遭受日机轰炸等多种原因,堂内的大部分建筑受损严重,现仅存中堂、后厅、天井、鼓楼抱亭等。
2013年,观音堂修复工程被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修复工程,并由湖北省古建筑保护中心进行勘察设计,制定《观音堂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方案》。
根据设计方案,观音堂将分三期进行,第一期主要修复后堂糟朽坍塌的梁架,屋面整体翻修;修缮风化酥碱的墙面、天井阶条石等。一期修复工程资金约108万元人民币,于2014年4月完工。(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