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选学名著集成》
核心提示
《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影响深远,自唐以来,研究《文选》逐渐成为一门专门之学。如今,扬州广陵书社出版了《清代文选学名著集成》,集成了数十部“文选学”专著,一书在手,尽览“文选学”高峰论著。
■集成高峰
《清代文选学名著集成》出版
《文选》,又称《昭明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一部文学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共分60卷。
从唐代起,就盛行了“文选学”,以学术型的李善注、普及型的五臣注为代表,流传甚广。宋明期间,“文选学”一脉不断,续有发展。及于清代,“文选学”发展达巅峰时期,特别是乾嘉时期一批学者继承顾炎武的求实学风,以考据学推进《文选》的研究,在校勘、音义、训诂、注释、评点等方面都取得重大进展。
为对清代的“文选学”研究作一总结,也为给相关研究者提供方便,广陵书社特邀中国文选学学会会长许逸民先生担任主编,“文选学”研究专家顾农先生为编委会成员,对清代“文选学”的发展作一梳理,从中选取清代“文选学”最有成就而又成系统的数十部专著,编成《清代文选学名著集成》一书。
■底本遴选
尽量选择最早和最完整刻本
清代“文选学”的巨大成就,主要体现在评论、校勘、注释三个方面,这本《清代文选学名著集成》选取的著作皆为这几个方面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其编排次序大抵以刊行年代先后为据(无确切刊行年代的,则以成书时间为据)。一些著作,如胡克家的《文选考异》十卷,已出版多次,很方便寻找,此次就没有收入。
《清代文选学名著集成》在底本的遴选上尽量选择最早和最完整的刻本,共分20册。每种著作皆撰写提要一篇,主要简介作者生平与著述,以及其书的主要内容、特点价值、版本情况等,并注明本《集成》所据以影印的底本,可为广大“文选学”研究者提供便利,为新时代“文选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扬州故事
《文选》相传曾在扬州编纂
在扬州文昌阁附近,有一条叫做仁丰里的街道,这里和《文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仁丰里南端西侧的旌忠寺巷,寺内旧有一座文选楼。唐杨夔《扬州文选楼序》、宋王观《扬州赋》以及《嘉靖惟扬志》皆说此楼是昭明太子编纂《文选》的所在。但也有人认为,昭明太子没来过扬州。清江苏巡抚梁章钜在《归田琐记》里就说扬州文选楼“乃隋曹宪以文选楼开之,唐李善等以注选继之,非昭明太子读书处也”。
与旌忠寺巷毗连的另一条巷子名曹李巷,相传有隋秘书学士曹宪的故居遗址。曹宪以《文选》教授生徒,著《文选音义》,四方来江淮从学者常达数百人。弟子江都人李善传承选学,著《文选注》六十卷,征引繁富,疏证详明,对《文选》的传承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果昭明太子未曾到过扬州,但受《文选》沾溉的学者们,在扬州建座文选楼以纪念他,自是顺理成章的事。
[相关链接]
清代为“文选学”巅峰期
张之洞在《书目答问》一书中专列“文选学家”一项,并写道:“国朝汉学、小学、骈文家皆深选学,此举其有论著校勘者。”下列潘耒、何焯、汪师韩、张云璈等十五人,足可见“文选学”之盛。
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丛书综录》等书统计,清代的各种《文选》版本,及加有跋语、批校、评点的《文选》本子已逾百种,各类专门的研究著作有七八十种。
清代嘉庆、道光两朝是“文选学”发展的巅峰时期。生活在这一时间段的选学家有王念孙、张云璈、石蕴玉、顾广圻、朱珔、梁章钜、薛传均、胡绍煐等人。但是到了晚清时期,时代已变迁,学风已转移,“文选学”很难发展,专著甚少,研究亦趋式微。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