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艺术史家巫鸿出新作 用“艺术家的眼睛”写艺术史

时间:2014年01月26日 10:12 来源:南方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p> </p>>

  近日,艺术史家巫鸿的著作《荣荣的东村:中国实验艺术的瞬间》由世纪文景出版中文简体版。

  东村位于北京东三环和东四环之间。1990年代,一群挣扎在贫困线上的艺术家和音乐人,包括张洹、左小祖咒、段英梅、马六明、荣荣等,把这个破败村庄当做自己的家园,组成了一个前卫艺术的核心群体“东村艺术家”,他们创作出一系列中国实验艺术经典作品,包括《为鱼塘增高水位》、《12平方米》、《原音》等。巫鸿这本书记录了北京东村的这一切。

  巫鸿产生撰写“东村史”的想法源于上世纪末,那时纽约的前波画廊和摄影家荣荣合作出版一本有关荣荣“东村摄影”的限量版画册,约巫鸿写一篇导论。因为对荣荣作品的喜欢,以及对东村艺术的强烈兴趣,巫鸿马上答应了。

  巫鸿介绍,一开始他像以前写中国当代美术史的手法那样,对张洹、马六明、苍鑫、荣荣、邢丹文等艺术家进行访问,了解到不少趣闻逸事,但发现这些与他希望撰写一段“客观历史”的意图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因为每个东村艺术家对于中国实验艺术源头的一些重大事件常常有着相当不同的记忆和表述,犹如黑泽明的《罗生门》。于是他选择了从荣荣的视角来展开叙述,于2003年完成此书的英文版。

  “我和荣荣相处很长的过程,基本是用她的材料写,从她的角度看东村的历史。”巫鸿告诉南都记者,他目前这本书采用了荣荣的视点,主要是因为荣荣不但给东村和它的艺术家居民们留下了大量影像,而且在书信、笔记和回忆录中对与东村有关的实验艺术活动进行了相当详细的记录。“我在该书的前言写了,此书不一定完全客观,因为是用艺术家的眼睛看,如果条件许可,我可以写‘张洹的东村’、‘马六明的东村’或‘邢丹文的东村’,他们的经验和记忆很可能不同。这是一种写中国当代美术史的方法,通过中国艺术家回忆,蛮有意思。”(记者 陈晓勤)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