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青摄
2014年是马年。马是一种吉祥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汉字中以马为偏旁的有300以上,有关马的成语也有好几十之多。
追溯马的祖先,可以到达5000万年以前,堪称“老马”。不过,那时的始祖马个儿矮小,其貌不扬。大小只同狐狸差不多,而且脖子短,没有威风的鬃毛。它们生活在温暖的森林之中,吃些鲜嫩枝叶。后来气候开始变冷,森林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草原。为了适应不断变干变硬的地面,马的脚趾由四个,三个,直至变到单趾,非常适宜在干燥和较硬的草原上快速行走。草原野马虽与人类差不多同时诞生,但人类驯化它只是四五千年前的事。然而,马一经驯化,以其功绩却后来居上,被古人列为六畜之首。
“马纬度”与“贸易风” 在北半球广阔的热带洋面上盛行东北信风。近代欧洲商人常利用这种“守信”的东北信风飘洋过海,把马匹贩卖到北美洲。因为发现新大陆时那里没有马匹,贩卖马匹很赚钱。
可是,在信风带的北侧,也就是信风的源地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中是没有风的。如果贸易船队一旦向北误进了这个无风带,或者无风带暂时南移控制了船队的话,常常十天半个月动不了窝。马没有了草料和水,死了,不得不大批抛入海中。所以那时海面上常能看到漂浮的马尸。于是这个纬度带(约30—35°N)便得到了“马纬度”这么个怪名称。
如果说东北信风使欧洲商人们赚足了钱,因此他们把信风称作“贸易风”的话,那么,“马纬度”就是他们最头疼的赔钱地方了。
“南船北马”和驿道 我国古代素有“南船北马”之说。意思是,南方因为雨量多,雨季长,河网纵横,因此人们日常交通多用船,还能载重;而北方雨量少,雨季短,河流稀少,“四野皆是路,放蹄尽通行”,交通自然以陆地的马和车为主。
实际上,虽说“南船北马”,但南也有马。最著名的是驿马,就是在国家交通干道上每隔60—100里设一个驿站,实行人马接力,昼夜兼程,日行五百里,风雨无阻地迅速传递圣旨和国家公文。历史上著名的杨贵妃在长安吃的鲜荔枝,就是用驿马从几千里外的南方快速运过来的。公元1141年宋高宗用12道金牌把抗金名将岳飞从抗金前线十万火急召回首都临安,在风波亭处死。这12道金牌也是用当时最快级别的驿马传送的。
“马服”“马甲”与“马褂” 我国在唐代以前汉族都穿传统的上衣下裳的汉服(冠服),裳类似裙子。但是自从史称“五胡乱华”后,适应北方冬寒夏凉气候和骑射需要的胡服首先在北方流行。例如紧身窄袖,长裤马靴很适应骑射需要;而长袍帷帽可挡风防沙;小口衣裤和皮靴则利于严寒冬季中的保暖。实际上,“胡服骑射”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赵国建立骑兵的需要,但未能普及与流传。
与骑射有关的“马服”还有马甲和马褂。马甲其实本是为给马穿的护身甲,以防打仗中马受伤。人穿的背心,坎肩之类因与马甲形状相似,故后来亦称“马甲”。这在清代亦已普及。马褂则最早是满族男子骑马时的战服,所以原称“得胜褂”。
冬冷夏热与群牧养马 我国过去多自然状态下的群牧养马。冬冷夏热气候使牧草夏秋茂而冬枯春短,因而群牧马出现夏活、秋肥、冬瘦、春乏的情况。《现代马学》载:我国三河马早春平均每日掉膘0.63千克,初夏増膘1.73千克;新疆焉耆马全年增重主要在夏秋,平均占84.1%,冬春只占15.9%。我国气候对群牧养马的另一重要影响是,在山区需要季节性转场,因为一则草地资源数量有限,二是山区垂直气候显著,例如高山区只有夏季凉爽湿润,牧草生长良好。可是新疆北部冬季中却因为河谷盆地灌满了南下冷空气,山区并非越低越暖,因此冬牧场却并不在海拔最低处,而是在气温相对最高的逆温层顶的中山带,例如伊犁河谷中约1000—1500米。
我国的马很耐严寒,冬季只是马毛致密,不需要像山羊那样,因毛皮薄冬季中还要季节性地长羊绒御寒。但据记载日本本州岛的最东北角,临近北海道的九尾崎的地方,由于这里长年低温阴寒,只有夏季无雪,因此称为“雪国”。当地居民在200多年前就培育出了世界上独一的冬季长马绒的“雪马”。体重矮胖,腿短而粗。因此即使身上积满了雪,也冻不坏。
但马之所以能度过漫长的地面积雪期,还因为它善于刨开积雪并啃食草根。据我国研究,我国北方牧区中,当平地积雪深度超过10厘米时,牛开始无法采食,绵羊是10—20厘米,而马要到30厘米时一般才开始出现白灾(因积雪吃不到草而挨饿)。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