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数字艺术展”——一个指涉全新的艺术品分类概念的展览近日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行。
据其执行策展人王端廷介绍,数字艺术可细分很多门类,包括数字绘画、数字摄影、数字雕塑等。这次展览主要选择了二维与三维动画,因为这部分艺术家的技术水平最成熟、艺术性与人文内涵比较深刻。共有9位艺术家的作品入选,分别是三维动画的缪晓春、张小涛,二维动画的卜桦、刘茜懿,手绘和水墨动画的邱黯雄、吴俊勇,抽象动画的崔岫闻和互动媒体的冯梦波、金江波等。
王端廷指出,数字艺术起源于1985年,迄今只有29年的历史。在梳理数字艺术的含义时他列举了其14个特征,包括虚拟性,全觉性而非仅限于视觉艺术,互动性,对技术、软件与设备的高度依赖等等。其中最有趣的是,数字艺术不存在原作与复制品的差别,不像传统实体艺术品可供私人和博物馆收藏,它对既有的艺术品收藏制度带来了挑战。
对此,中国影像艺术拍卖专家、北京华辰拍卖公司影像主管李欣表示,这确实是一种新的艺术品类,其收藏与传统的收藏是两回事。不过她认为具体情况可以具体分析,比如其中的数字绘画、数字摄影与数字雕塑,艺术家用来参加展览的往往是以数字作品为母本,通过打印输出的实物。而这个实物可以沿用艺术收藏的传统模式由收藏家进行收藏。当然作品要满足以下几个元素:一、版权明确,有艺术家签名授权;二、版数有限定;三、材质上符合收藏的要求;四、有特定的收藏题材。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