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好诗词》播出画面
《中国灯谜大会》播出画面
翻看2014年各大卫视的节目制作计划,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到《中华好诗词》《中国灯谜大会》,业界人士预计,一场有关原创文化节目的热潮即将掀起。
尽管受到广电总局的鼓励,不少人担心在激烈的电视竞争下,原创文化节目是否会如同陷入怪圈的音乐选秀、相亲、亲子一样,最终走上扎堆、跟风的老路?而作为一度门庭冷落的文化节目,能否突破以往说教、灌输的旧形象,成为叫好又叫座的荧幕新面孔?
“汉字听写”成榜样
掀起多地原创文化节目潮
作为2013年暑期最火的电视节目,《中国汉语听写大会》一度引发一场关于中国文化传承的全民讨论。
不少观众表示,汉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象征,以“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为宗旨的《中国汉语听写大会》立意于“汉语传承”这一核心主题,正是触动他们神经并赢得好评的关键。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广电系统学习借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节目经验,积极开办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创文化节目。
中央电视台2014年除将推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二季外,还计划创新推出《中国谜语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原创文化节目,并将以外国人为主要参加者的《听说读写300字》节目(暂名)和以“带着诗歌去旅行”为主题的人文记录节目《诗行天下》列为储备原创文化节目。
此外,各地卫视也正在积极筹备制作原创文化节目。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介绍,2013年,继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河南卫视《汉字英雄》引发热烈反响后,河南卫视《成语英雄》、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云南卫视《中国灯谜大会》等节目相继播出,掀起一股原创文化节目热潮。
文化节目扎堆播出
会否走上跟风的老套路?
从原创文化节目“计划表”中记者发现,其内容虽涉及汉字、成语、谜语、诗歌等,但大部分是汉语或文学方面的节目,而形式上多为举办大会或大赛,且竞技方式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较为相似。
一位业内人士坦言,中国的电视节目常常陷入“跟风”“扎堆”的怪圈,只要有一种节目类型火,之后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无数雷同版本。
“喜欢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一是因为通过这个节目体会到了汉字的博大精深,二是因为它是第一个出现的。之后也有一些节目在效仿这一模式,但却无法复制它的成功。”网友“出水芙蓉”说,观众欢迎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意义的电视节目,但拒绝扎堆、反感跟风。
“文化节目如何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首先应避免走入‘扎堆’误区。”河南卫视总监徐涛说,原创文化节目最重要的是找准自身定位。
“河南是曲艺之乡,《梨园春》自1994年开播至今已成为河南台一档名牌文化节目。戏曲虽不如汉字接受面广,但也拥有稳定的观众群。通过节目,我们也在不断发掘年轻人中的戏曲爱好者,这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徐涛说。
不过,《汉字英雄》的制作人马东却并不担心未来会有更多卫视“扎堆做文化”。“现在荧屏上这类节目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我很愿意看到类似节目多一些,文化信念引起了共振,这是好事情。”
文化节目如何好看?
从“灌输”到“互动”
“不可否认,在观众的既定印象中,文化节目往往叫好不叫座。”马东说,以往,如咬文嚼字、诗词歌赋的内容,多半都要在科普教育类栏目中实现,其传播的手段也大都是在讲台上讲授传统文化及其传承演变等知识。“因此,文化类节目往往说教、灌输、刻板、精英的色彩比较浓。”
电视是大众文化,如何将当下荧屏上最流行的娱乐模式植入原创文化类节目,成为此类节目改变刻板形象、赢得观众喜爱的关键所在。
“首先要避免单方面说教式的文化灌输。”徐涛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节目吸引了各个年龄层的观众坐在电视机前与参赛小选手一起测试自己的汉语能力,这种台上台下的互动其实就是一种最直接的文化传承。
此外,专家还建议,节目应让专家、明星、主持均有机会参与,突破“就文化说文化”的狭窄思路,使原本与娱乐不沾边的传统文化知识也具备大众色彩与话题性。
“各地电视台在积极开展传统文化节目原创工作时,应结合频道定位以及自身现实优势,量力而行的同时突出特色。”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慧瑜说,“原创节目不一定要受限于大会或大赛的形式,围绕‘互动性’可以进行发散性创意。节目内容方面,除了文字,中国传统文化中可挖掘的东西还有很多,例如美食文化、围棋竞技、旗袍艺术等。”(段菁菁 吴洋)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