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大陆文化看点

业内人士:中国马戏应该开一堂表演课

时间:2014年01月29日 16:06 来源:解放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近日,第38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颁奖典礼在摩纳哥举办。意料之中,中国杂技榜上有名:四川遂宁市杂技团表演的《倒立双人技巧》和武汉市杂技团表演的《飞轮蹬人》节目双双获得“银小丑”奖。

  中国杂技的“难度”、“惊险”已获得国际广泛赞誉。当日4个多小时的比赛中,主持人在介绍来自全世界10个国家的30多个杂技时,仅对两个中国节目称赞时用上了“难以置信”的评价字眼。全场也唯独是两台中国节目表演结束后,出现了全体观众起立、鼓掌、叫好的场面。

  尽管获得评委和观众一致好评,但这两台高难度的中国杂技依然没能最终捧得这项比赛的最高荣誉“金小丑”奖。中国马戏差的这口气究竟是什么?记者观察认为,不外乎是近年来中国杂技界广泛自省的感染力或者叫艺术美。

  世界马戏审美观念在变

  中国在蒙特卡罗国际马戏节上的成绩一直很好,迄今已收获十几个“金小丑”奖,比如前年上海杂技团的《大跳板》《男子艺术造型》等。但这并不代表着中国杂技已经走在了世界杂技艺术的发展潮流最前沿。

  本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的中国籍评委、长期驻法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的宓鲁告诉记者,当今国际杂技艺术理念的嬗变趋势上也已有了明显分歧。“比如‘新马戏’,就颠覆了传统马戏的观念。它已不仅是一台杂技,更与视听、表演艺术、数字技术等多个门类巧妙融合。”

  获得第38届蒙特卡罗国际马戏节金小丑奖的,是来自俄罗斯的《双人皮条》与《大跳板》。它们的表演形式与独特包装,都值得中国的杂技创作者深思。《双人皮条》本是一项传统技艺,台上一男一女两位演员各执一带在空中做出各种形体造型组合。然而,该节目在忧伤的背景音乐、凄清幽蓝的灯光铺垫下,讲述了一个虽然略显抽象但仍能为观众理解的绝恋故事。不同造型的变幻衔接,仿佛在推动一个爱情故事的演进。最终,一直渴望爱情的女主角在绝望下“殉情”。观摩演出的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副总裁朱光感叹,这个节目的技巧其实并不简单,但是因为表演得流畅简洁、丝丝入扣,所以观众并没有一味期待惊险,技术难度真正融化在了剧情中,十分值得中国的杂技艺人们学习、借鉴。

  中国杂技教育理念滞后

  对于中国杂技在包装、编排及艺术氛围营造上的不足,上海杂技团也有清醒认识。去年年末,上海杂技团赴欧巡演的《十二生肖》,特意将节目编排、舞台设计都放在赴法后进行。在近百场巡演中获得观众的追捧,这一贴合国外观众审美需求的做法功劳不小。

  《十二生肖》出了一趟国门,让上海杂技团团长俞亦纲有了很多的思考。他甚至向记者开玩笑,回头要找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和上海木偶剧团谈谈“合作”。“中国的杂技演员,都是小小年纪就送到马戏学校苦练,练就一身高超的技术。但他们中的很多人是优秀的技巧展示者,却难称得上是优秀的杂技艺术表演者。”

  在俞亦纲看来,“杂技在中国人的传统理念中是杂耍,因此强调技术的难度。但世界很多国家则不然。”俞亦纲说,“比如俄罗斯,不管是体操运动员还是杂技演员,小时候都要先学芭蕾,还要上表演、导演、编舞等课程——而我们国家的马戏学校,鲜有开设表演课的。但事实上,除了操纵一些机械、器具,杂技演员难道不应该首先是一名合格的演员吗?”(记者 李峥)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